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 |
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 |
D.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1-1935: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 B.“左”倾错误 |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
1933年,蒋光鼐、李济深等国民党将领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5年,中共在《八一宣言》中呼吁各党派“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二·九运动后中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上述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从妥协退让到坚决抗战 |
B.民族危机持续加重促使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反蒋派坚持抗日 |
D.国共两党由互相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所谓的“长征精神”是指( )
A.实事求是,坚持两个“务必” |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革命的首创精神,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艰苦奋斗的精神 |
D.坚忍不拔,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的看法的同志们)产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过渡时期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④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
B. |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
C. |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D. |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 |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
B. |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
C. |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
D. |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
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 |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 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