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 |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C.开创井冈山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淞沪会战 |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最基本条件”指
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 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D.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 |
小明外出旅游,导游介绍某地:是大革命后中共最早反击的地方,也是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该地是
A.遵义 | B.上海 | C.南昌 | D.南京 |
胡锦涛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中解决了关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 ①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 ②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问题 ③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领导问题。其中,遵义会议解决的是
A.①②③ | B.① | C.②③ | D.①③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成熟,主要表现在
A.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根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
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 B.湘赣边秋收起义 |
C.第五次反“围剿” |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
A.开展土地改革 | B.进行万里长征 | C.工农武装割据 | D.实施武装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