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中书省  D.枢密院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省制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消极影响是

A.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B.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C.压制了进步思想的出现
D.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中国政府顽固地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二三月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是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直接结果?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七三一部队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严重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文献中最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部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该“运动”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 
④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若干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B.中国共产党“二大”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开创井冈山道路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B.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C.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D.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表示:“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中表明了中共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新年献词的标题应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伟大的开局之年”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安门是历史的见证。天安门直接见证了
①古代专制帝王的权威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国民政府的覆灭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4年得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南京见证了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等历史风云变幻。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4分)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6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5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学校高一12月学情检测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