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即最低纲领,要求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在此后所进行的具有明显反封建性质的斗争是 ( )
①五四运动 ②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③南昌起义 ④国共合作协同抗日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
B.《申报》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魏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 |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
D.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 D.以退让求合作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1~1935: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
A.太平军 | B.工农红军 | C.北伐军 | D.新四军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
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歌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之于中国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文中的"此事"是指 ( )
A.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运动 | B."工农武装割据" |
C.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 D.八路军深入敌后 |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某校团委准备组织团员观看右图(军旗升起的地方——江泽民)所示的地方。该地方是( )
A.辛亥革命纪念馆 | B.中共一大会址 | C.南昌起义纪念馆 | D.遵义会议会址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