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     )

A.荀子庄子 B.韩非子孟子
C.老子董仲舒 D.韩非子董仲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D.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

A.为资本主义社会了构建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文学、电影、戏剧创作上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涌现出如《红旗谱》、《青春之歌》、《关汉卿》等家喻户晓的作品,这一盛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双百”方针的确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民本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完成以下“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

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两个对立的派别
C.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D.布尔什维主义出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经给林彪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是不能达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是无疑义地正确的。”据此推断,这封信大致写于毛泽东思想的(    )

A.酝酿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发展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下列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B.“创立民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为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复认为“发明富强之事,造端于民,以智、德、力三者为之根本。” 进而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学说。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一学说(    )

A.强调国民素质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B.形成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主张采用革命的手段来开启民智
D.成为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