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实践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化素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B.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
D.只要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就一定能够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C.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曲阜提出了“打造国际文化名城”的口号,充分利用“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

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影响政治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国际孔子文化节”提升了曲阜市的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就是越注重文化建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越高,当地经济发展得越好,社会治安环境也越佳。反之,不重视文化建没的地方,不仅经济建设的成果大打折扣,治安问题也比较突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堪忧。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完善,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

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
D.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在态度上往往是(    )

A.消极被动 B.主动感悟 C.深远持久 D.潜移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到2008年6月,全国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大学生志愿者各地共有189万人,他们的积极参与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A.思想情感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
B.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C.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D.要学习和弘扬志愿者的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传统美德的精华 B.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
C.是新时期对我国公民道德的完全创新 D.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 )

A.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C.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D.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来源: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表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 ( )

A.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来源: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州市斥巨资复原南越王宫博物馆这一举动,遭到了51名专家学者的质疑。现在考古人员自己都说不清楚,它的“全貌谁都没见过,现在说要复原,这不是制造假古董骗人么?” 在今日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潮中,如果说,这种急功近利的对历史文化的“模仿风”、“复制风”的盛行带着一些主观色彩的话,那就是商业利益的冲动和功利目的。这告诉我们( )
在文化产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的
B.要限制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D.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来源:文化生活综合检测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经常见于市场以及各种媒体广告中的“黄金书”‘白银书”等,被新闻出版总署明令叫停:从2006年5月1日起,禁止出版、销售这类产品,同时也禁止报纸刊物等媒体为其刊登广告。据了解,所谓的“黄金书”“白银书”等,是选用黄金、白银等贵重材质为载体印制,有的还加上金银珠宝或名贵天然木材进行豪华包装和装帧而面市的一种出版物产品。出版发行此类图书 ()

A.使腐朽文化得以肆意扩散 B.背离了图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
C.助长了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D.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是2008年南方冰冻雪灾灾害,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传递爱心的身影。他们用真情抚慰受伤的心灵,用行动感动着中国。志愿者们的活动( )

A.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
B.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D.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