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 (  )

A.它体现了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B.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它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建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因为    (    )

A.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B.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C.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时间从3月一直持续到9月,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艺术家将汇聚北京,演出260多台优秀剧目,举办160项国内外大型展览。发展这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    )

A.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D.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4月20日,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全国开展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活动时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扫黄打非’开展以来取得成绩最大的一年,也是深化对‘扫黄打非’规律的认识,总结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经验的重要一年。”这说明了    (    )

A.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人们对生活的影响
B.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不容忽视
C.娱乐文化不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
D.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当代中国文化名人担当“电视说书人”,把那些大众较难理解的古书典故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广大观众、特别是不喜欢古文的青少年的追捧,出现了近年难得一见的“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这说明( )

A.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B.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C.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发展
D.文化发展面向人民群众,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搞好科技文化的宣传普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必须(  )

A.遵循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B.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C.开展群众性活动
D.提供流行的、时尚的、通俗的、娱乐的文化产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至令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

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翟志刚在返回地面现场时说:“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刚刚返回到地面,昨天,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出舱活动,使命光荣,充满挑战,结果圆满,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说明( )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中国航天人续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D.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是闽台各项交流活动更为频繁的一年。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和闽都文化为传承的纽带,建立交流基地,推动入岛交流;申报妈祖文化世界非物质遗产;办好妈祖之光入岛晚会;兴办“2008成功之旅”——郑成功文化交流主题活动;组织奥运圣火福建传递的台湾观摩团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C.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弱化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说出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死”情结的评价:“我虽则要用武器对付他,但我却崇拜他的人格……他们并没有征伐的武勋,而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C.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D.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来源: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理位置、引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铸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广东人精神是( )

A.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
C.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 D.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峡两岸人民有“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同情感。这种情感( )

A.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B.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C.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D.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次高扬奥林匹克旗帜的体育盛会,更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机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A.是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及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B.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D.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必须( )

A.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C.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
D.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抗侵蚀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军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D.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