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学在复习科学发展观内容时,已知它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但他怎么也想不起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请你帮助张同学填写: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据说,梅花鹿对环境最为挑剔。然而如今养在宝钢宝山厂区的那几头梅花鹿,天天悠闲踱步,神采飞扬,这足以证明宝钢环境质量之高。目前宝钢已经是全国首批“环境友好型企业”之一。
材料一:吨钢能耗的国际比较(标准煤)
中国宝钢 |
日本新日铁 |
韩国浦项 |
749.4千克 |
812千克 |
734千克 |
材料二:宝钢为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首先,先后引进了一系列节能、节水和资源利用技术,完善工艺流程,让钢铁产品摆脱“黑、重、粗”,使钢铁的资源负荷轻质化。同时淘汰了平炉炼钢、小转炉和小电炉等落后工艺和设备。其次,宝钢实施了单体设备节能和系统的节能,建立了节能管理体系。
材料三:宝钢在钢铁生产中的能源消耗下降10%,大量余热二次利用的回收总量达到123万吨标准煤,经济效益达7.6亿元;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98%以上,形成建筑材料和磁性材料的产品。同时,它还实现了节能技术贸易,向国内南京钢铁公司、马钢、宁波钢厂、济南钢铁厂等输出,获得经济回报。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你从材料二的角度,为宝钢进一步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提出建议。
(2)分析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什么样的关系。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国家如何促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
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上海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以便通盘考虑、整体建设。原南汇区行政区划归浦东新区,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两区合并”的意义。
材料一 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具有“人力和资金双向流动”的特点,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预测,未来 5-10 年我国民工数量将以每年 500 万人的速度增长。
材料二 对农民进城,有些城里人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城市的工业生产、市政建设和市民生活服务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认为农民工是盲流,与下岗职工“争饭碗”,又是“城市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主张限制农民工进城。
(1)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民工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运用哲学有关道理回答,你是否赞成材料二的观点,为什么?
(3)运用政治常识回答,面对“民工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按国家标准计算的2007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
材料一 2007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表示,今年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中国变化很快。1978年,那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对外贸易量206.4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全国将近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而到2006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外汇储备达1万2千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数量增加,更注重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有结构、质量、效益、环保、消费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怎样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一:中国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生态、品牌农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形成了一大批优质农业基地和品牌产品。
(1)材料一是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材料二: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的积累,有农村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戏剧文化的源泉,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3)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推动黄河三角洲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