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选举(选拔人才)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材料寓意相反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D.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地区利益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这是因为,“一带一路”战略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正确的反映 |
C.打造地区利益共同体的出发点 |
D.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
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②乙的观点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错误的
③分别代表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④争论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万物的本原是一,一产生出二,从一和二产生出无穷的数。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世界是理念的摹本 |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
C.物是观念的集合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见鬼出”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 |
B.“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 |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 |
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 B.②→③→④ | C.③→②→④ | D.②→①→③ |
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下列论断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元素构成
④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一一朱熹 |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一一苟子 |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一慧能 |
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一一孟子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往往是脱节的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5年,天象依1日精彩。除了“常规”的流星雨、水星大距、行星冲曰等天象外,天宇还将发生4次日食、月食。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对于这些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