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问及天地、山川、日月、人事,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求索。下列关于世界的思考,体现唯物思想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形存神存——理在事先 ②断章取义——削足适履
③掩耳盗铃——心外无物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5年4月4日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再度登场,这是我国2018年前最后一次可见的月全食,全球多地上空出现一轮红月亮。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C.哲学是世界观和体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认为: “理生万物。”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
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
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谁决定谁 |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
C.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 D.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 |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子不语怪力乱神 |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 D.存在即是被感知 |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③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④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古代《易经》最先提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认为它们就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还以五者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这种观点( )
A.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加上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的情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缓解农业困境。下列观点与材料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
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甲乙两人辩论,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下列观点正确认识这两句话的有( )
①两种观点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既唯物又辩证,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此前国家天文台做出了科学预测,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形成正确认识有了鲜明对比。这段材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中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A.万物以心灵为本,心死则物灭 |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D.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外化和表现 |
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为自然界立法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③→①→④ | B.①→②→④ | C.③→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