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仁(唐朝皇族后裔)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立即派人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以示惩罚。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A.从个人好恶出发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主观唯心主义表现 |
B.说明意识有时也能够决定客观事物 |
C.没有尊重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
D.没有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怨天尤人"错在( )
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 |
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 |
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
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 |
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
B.前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
C.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
D.前者是形而上学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灾区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灾难,有的人求菩萨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
A.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 B.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 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大批哲学家。对这些哲学家的作用,我们应这样认识( )
A.他们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 B.他们都是谬误的发现者 |
C.他们的思想都正确地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内容 | |
D.他们的思想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4-5题。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④气者,理之依也⑤上帝创造一切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
5. 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回答是典型的
A.主观唯心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心外无物”与“存在即被感知”
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与“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④“眉毛胡子一把抓”与“单打一”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朱熹说:“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朱熹对“理”与“气”的论述反映了他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认识,在朱熹看来思维与存在关系是()
A.存在是本原,思维是派生 | B.思维是本原,存在是派生 |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 D.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
朱熹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思想 |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 C.形而上学思想 |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
有人认为:“上帝存在不存在呢?很难说。如果你认为存在,它就存在;如果你认为不存在,它就不存在。”回答下列各题。
从哲学上看,上述观点()
A.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 B.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
C.忽视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 D.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宇宙中并没有上帝,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上帝形象、上帝的观念。这一现象说明
A.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 B.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
C.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决定的 | D.人脑对客观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
孟子认为认识世界离不开自我的意志,并以此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意志,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的经验总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D.运动离不开物质 |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们的悟性规定,“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人们制定规律 |
B.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够认识规律 |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
D.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
青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努力做到
①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②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③正确估量和看待自己 ④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