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1年9月,由希腊、意大利等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温家宝总理曾对美国金融界知名人士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每次都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都能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材料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广东东莞某玩具厂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拼价格拼品质,企业拿出3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其拳头产品畅销海外,供不应求。
(1)结合材料一,试说明“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科学发展,应对金融危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的中学生,没有不会玩网游的。2011年4月,某某中学高三(1)班同学围绕"中学生该不该网游"这一问题展开了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进行探究。
【问题调查】
同学们对南京市的6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88%的学生玩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可以训练人的手脑配合能力,起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可以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但是,中学生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同时,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及淫秽色情网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有的同学赞成网游,有的同学反对网游。
(1)你是否赞成中学生网游?请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你的理由。
【分析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赞成网游的同学例举了2010年我国网游市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3.7亿元,同比增长26.3%,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网游拓宽了消费渠道,促进了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游戏加工、创意等行业的空前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增强了消费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网游的积极作用。
【建言献策】
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及淫秽色情网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反对网游的同学组织举办“远离网游 从我做起”征文活动,要求就网游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积极建言献策。
(3)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就如何克服网游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请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6分)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铁正线全长16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
材料一:晓丹今年刚去上海上大学,获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的消息后提前好几天买票,一定要体验一把。下面是晓丹在博客上留给十四中学弟学妹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

高铁体验
哲学道理
坐世界上运营铁路最高速度的高铁回杭,我激动的手心直冒汗,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

感谢高铁建设者,是他们的行动让高铁技术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材料二: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是如何炼成的:沪杭高铁设计、建设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控制沉降。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
领先世界的创新。沪杭高铁在固定、移动设备,软、硬件系统等设计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我国最新研制的高速动车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一根钢轨铺到底”, 依赖于无数根无缝钢轨,通过焊接连成整体,道床没有枕木,也没有道砟。沪杭高铁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
此外,为保证动车安全运行,沪杭高铁是国内第一条实现安全保护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高速铁路,警务区、逃生通道、防抛网、安全监控设施等一次建成,体现了高铁建设的最新成果。
沪杭高铁使上海、杭州的旅行时间压缩到最快38分钟。沪宁杭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沪杭高铁促使上海、杭州出现双城同城的效应。
⑵结合材料二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角度分析说明上海、杭州同城效应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何让人民生活幸福起来,成为2011年两会代 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幸福感”一词成了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会热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 全国两会开幕前四天,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温总理将幸福归纳为“四心”,而此前一年他强调的是民众的“尊严”。 调查显示:房价调控、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民生话题,这些都关乎人们的幸福。
材料三:全国人大常委吴晓灵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感受不同。政府不能决定幸福程度,但能够创造环境”。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满足。一个人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幸福感是比较而来的。不同的人幸福感受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是得到了一种幸福,又期许更大的幸福。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三转一响”;80年代,最理想的目标是当上“万元户”;到了现在,人们不仅希望有房有车,而且要有尊严。
(1)请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幸福感的理解。
(2)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做到为幸福创造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而据日本内阁府2011年2月14日发布的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中国GDP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三: 中国GDP超越日本,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超越日本的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1)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国强”与“民富”的关系的认识。
(2)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举行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从自身实践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这是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难题,实现和平发展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行动体现的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为了很好地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富”是目前人们最关注的热词之一。某校高三学生以“强国之道,藏富于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乙同学:国家应该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拥有更多的精神财富。民族精神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只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精神“富起来”了,才是真正的民富。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民富”目标。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的正确性。
(3)请你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火如荼的2010南非世界杯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它却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诸多话题……
话题一 西班牙夺冠
西班牙队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华丽足球让人们印象深刻,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
秘诀一:“三线均衡,阵容齐整”。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后防.中场.前锋,人才济济.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秘诀二:“强大的头脑和激情”。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风也同样地“西班牙”,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比赛。
秘诀三:“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西班牙队每天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从西班牙队获胜秘诀中,你分别获得哪些哲学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神七”在“神五”载人、“神六”多人多天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航天员出仓行走,为今后的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虽然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但这不会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预计至2012年,我们通过飞行器对接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进一步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其他星体。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面对众多的招聘者,负责人出了一道实践性的试题“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最后只剩下3名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后,负责人问小伊:“卖出多少?”答:“一把。”“怎么卖的?”小伊讲述了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又问小石:“卖出多少?”答:“10把。”“怎么卖的?”小石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小石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小石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买下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小钱:“卖出多少?”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 “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卖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请用生活与哲学的观点谈谈小钱为什么会成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