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 )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某魔术大师说:“要成为一个魔术大师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不停地思考创新,就是为了让我的魔术表演更吸引观众。”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2013年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闯黄灯扣6分”的新规是否合法合理,成为舆论争议焦点,有网友运用牛顿力学原理证明无法避免闻黄灯、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违法黄灯信号将“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从哲学上看,“黄灯新规”面临尴尬被动局面表明( )
①制定法律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要依据科学理论制定正确的规则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从哲学上看,这段话说明( )
①会做与不会做因人而异 ②会做与不会做的转化条件是做不做
③会做不会做取决于是否亲自去实践 ④会做与不会做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长三角属吴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属岭南文化,京冀为燕赵文化。这三大区域无论从城市面貌到风土人情,从历史文化到当代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的差异;同时在这三大区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民间文化也各自相异。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其意识也一定相同 |
D.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A.正确的人生观需要把个人实际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
B.农村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
C.只有在条件艰苦的地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
D.个别大学生素质不高,在城市已很难实现人生价值 |
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就宏观调控政策答记者问时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入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也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
①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②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讲究意境,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总是能具体历史的统一 |
B.物质决定意识 |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的强烈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预测”的关注,然而现实是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预测的时间段还有相当的时间跨度。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发展推动认识发展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