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将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财政部部长指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B.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
C.财政部有权独立决定财政支出预算,任何机关不得干涉
D.财政政策既要关注财政支出数量,也要关注支出结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某市1月-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财政收入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6%,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3.4%。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该市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  
②上半年该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体有所增强   
③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促进社会公正,政府要(   )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②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省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并对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土地流转、融资贷款、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这样做能够
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③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④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了75.6%。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有效监督,提高资金效益,逐步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这告诉我们,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
②政府运用转移支付手段促进社会供求平衡的途径
③科学配置资源、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
④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健康中国”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其内涵就是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打造“健康中国”(  )
①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         
②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③要发挥财政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公款消费、公务支出大大压缩,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日益收敛,使一些依赖公款消费与权力寻租的经营单位受到一定影响,社会上由此出现了“反腐拖经济发展后腿”的杂音。对此,中央强调指出,反腐不是影响而是促进经济发展。反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表现为(  )
①提高生产效率,保持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公平竞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③遏制奢糜消费,降低资源消耗,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④节约财政资金,扩大民生支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国庆黄金周,我国各地旅游收入达2700亿元,但据统计,我国游客在国外的人均消费额是国内的三倍。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

A.加剧国内财政赤字
B.刺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C.加剧我国贸易逆差
D.提高人民币国际购买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面对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双双减速的压力,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再创新高,比上年增长11.4%,亿万农民将获得更多实惠。这说明
①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通过财政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供给
④“三农”支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总理在把脉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2015年宏观调控的新指南——要“喷灌”、“滴灌”,不搞“大水漫灌”。从财政角度看,这意味着
①财政对特定对象扶持力度的加大
②财政收入的小幅减少
③财政作用的更好发挥
④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财政工作仍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

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B.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C.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