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2015上半年继续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列属于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有
①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   
②缩减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③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加,优化信贷结构  
④实施结构性减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政策具有叠加效应、联动效应和乘数效应。政府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l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l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政府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传导途径应是(  )
①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内需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多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A.④→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营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减少财政支出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低保资金支出达1538.6亿元,対此评价的是
①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税收            
②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国企上缴的利润
③体现了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                
④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约2万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万亿元左右。中央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投资支出属于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③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      
④福州加大对旧屋区改造的财政补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30年的不断改革,基本形成了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为骨架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

A.增加当前可支配收入 B.提高对未来收入预期
C.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 D.增加享受资料的消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1-2014年,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7.9%、10.1%。居民收入增长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合理顺序是
①增加居民消费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拉动经济增长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④一③一②
C.④一③一①一② D.②一③一 ④一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08年至2014年我国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变化图。由图可推导出( )

①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适当放缓
②我国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③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④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促使税收收入不断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减税计划,将现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小微企业扩大到2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小微企业。这一政策调整(  )
①降低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门槛
②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③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
④表明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中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财政收入和GDP增长的变化趋势不具有一致性
②我国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③我国财政收入和GDP增长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④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财政安排的重点。2013年中央预算用于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80%以上。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
①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的是(   )

A.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关于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四项民生支出总额为5387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5.6%。这表明我国通过财政(  )

A.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B.合理配置资源
C.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D.促进社会公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在2015年度安排2.3万亿元财政赤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将大于收入        
②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④应通过增发人民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