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材料三:由于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北京2014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但“年味”不减,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
(3)试举二例说明作为公民在治理雾霾上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
(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下图所示。

图(a)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b)
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a)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b)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政部国家减灾办于2015年4月9日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一季度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523.1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在西部地区地震频发。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均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3月1日云南沧源县5.5级地震和3月30日贵州剑河县5.5级地震损失较重,两次地震震中均位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房抗震能力差,灾区群众自救能力弱,灾贫叠加导致灾害影响加重。1月10日新疆阿图什市5.0级地震、1月14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5.0级地震、2月4日西藏改则县5.2级地震和2月22日新疆沙湾县5.0级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一定损失,引发社会关注。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是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面对西部频发的自然灾害,我国应如何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2)有人说,“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予以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卷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状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103年
新能源汽车销量(辆)
7181
8159
12791
17642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
0.04
0.04
0.06
0.08

备注:1.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
2.2013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美国为0.6%,日本为5.17%,法国为10.78%。
材料二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近年来,中央财政直接补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通过政策引导,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支持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列入地方考核内容。
材料三  2010年以来,受国务院委托,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12年7月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产业发展目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明确了政府在提供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责任。
(1)揭示材料一(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原因。
(3)分析材料三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下图是我国201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

 
信息一
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推开,这一试点自2012年1月在某些省市开始实行,至2013年7月,已给企业减免税款超过500亿元
 
信息二
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
 
信息三
2013年,政府投资选择那些长期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短期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等

材料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部分)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并依据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2)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TRSSCG)情况

  时间
项目
12年第1季度
12年第2季度
12年第3季度
12年第4季度
13年第1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4季度
GDP
8.1
7.6
7.4
7.9
7.7
7.5
7.8
7.7
CPI
3.8
2.9
1.9
2.1
2.4
2.4
2.8
2.9
TRSSCG
14.9
13.9
13.5
14.9
12.9
13.0
13.3
13.5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历马年,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好戏连连。一份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初,国务院分批出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方案,调整央企高管过高的薪酬分配方案,推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1)请从矛盾的角度,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及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3)有观点认为: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问题。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材料二 养老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养老服务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吸纳劳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政策得当,处理得好,可以取得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加快发展养老事业政策措施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在养老问题上“取得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经过四次审议之后,于2014年8月3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完成了20年来首次大修。修改后的《预算法》更加详细地规范了预算编制和调整,对未按规定编制、调整预算等行为,引入“追究行政责任”的惩戒规定。修改后的预算法明确规定,经人民大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律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材料二:修改后的《预算法》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问题作出修改,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债务偿还、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根据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须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法律还规定,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偿还资金来源,并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预算法对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重大意义。
(2)发行地方债券,能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筹集资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是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提出的“倒U曲线”(见下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处于“倒U曲线”左侧,而且离拐点有一定距离。为此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首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严格措施,为发展构建“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

材料二:著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记录片《苍穹之下》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让无数人认识到了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知道了应对雾霾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遇到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通过“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拒绝过度包装”“拒绝吸烟”等行为可以为治理雾霾做贡献;等等。
(1)简要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向“倒U曲线”拐点右侧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柴静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养老服务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房养老”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其基本内容是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最后房屋产权归金融机构。
“以房养老”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不可能代替“基本养老”。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以房养老”在英法等发达国家非常流行,主要与高遗产税有关。目前在我国推行必然会遇到不少阻力和重重困难,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金融机构因风险大而不愿涉足、相关制度法律不健全等。因此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和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需经多次试点等到成熟后再推广实施。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认识。
(2)养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民政部门拟制定“以房养老”的具体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政部国家减灾办于2015年4月9日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一季度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523.1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在西部地区地震频发。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均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3月1日云南沧源县5.5级地震和3月30日贵州剑河县5.5级地震损失较重,两次地震震中均位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房抗震能力差,灾区群众自救能力弱,灾贫叠加导致灾害影响加重。1月10日新疆阿图什市5.0级地震、1月14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5.0级地震、2月4日西藏改则县5.2级地震和2月22日新疆沙湾县5.0级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一定损失,引发社会关注。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是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 新的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面对西部频发的自然灾害,我国应如何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2)有人说,“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予以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OECD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进行系列税收制度改革,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材料二,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系列惠民措施的依据。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