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角度,谈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如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10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表: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项目
数量(万件)
同比增速(%)
申请量或登记量的世界排名
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量
82.5
26.3
1
受理商标注册申请量
188.15
14.15
1
著作权登记量
100.97
22.1
前列

注:2013年,全国行政执法机关针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共立案26.2万件,全国地方法院共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0万件。
材料一:知识产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据专家推算,当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我国不到27%,而美、欧等国接近40%。
材料二:全国人大成立60年来,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2014年4月至5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11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听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11月至12月,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相继批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1)概括表和材料一反映的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状况。
(2)结合表和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3年广东各地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情况

 
传统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本地区比重(%)
珠三角
4907.51
23.6
5873.12
28.2
粤东
820.68
42.3
161.18
8.3
粤西
534.36
34.1
31.74
2.0
粤北
455.22
35.5
99.21
7.7

材料二: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民也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收入增长”“就近入学”“权力清单”“医疗改革”,这些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景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应该如何履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年年清明年年堵,拥堵成了假日“常态”。今年清明,为了保证道路畅通,交通部门提前做了各种部署,尽管收到一定效果,但因休假集中、免费政策,基础硬件和相关制度配套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多数高速公路依然难以高速。除了拥堵的车道,更令人心情不愉快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塞、超车、占用应急车道等违规行驶都给本不堪重负的高速公路带来更大的拥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角度,谈谈如何提升国民的交通文明素
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作出相关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人大代表分别是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严格了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加大了对企业环保违法的惩治力度,确立了国家鼓励环境产业发展、支持企业主动采取环保措施的政策,并且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如何充分发挥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中等收入国家随着工人工资上涨既很难和低收入国家在出口方面竞争,也很难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和发达经济体竞争。一些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经济徘徊在人均GDP 1万美元以下,很难突破l万美元。根据2010—2014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DP增速、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本增加等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2014年“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关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说,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运用我国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我们有信心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种子作为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育种研发通常采取国家出资、科研单位育种、种子公司经营的模式,部分国有种子企业产权不清,经营效率不高。不论是育种者、生产者还是种子经营者普遍比较缺乏产权保护意识,种子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市场监管难度大。
令人欣慰的是,种子产业发展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加强对种子纠纷案件的审理,维护了种子市场秩序。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机关应如何依法保障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有: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地区较多的人为排放“二次污染”、机动车尾气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专家认为:治理雾霾要把已有的高污染工业排放量降下来,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调整。
材料二:在此次雾霾天气中,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有4个属于江苏省,为此江苏省人大代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该议案后,组织相关委员会随即进行调研,考察了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等设施和施工现场。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召开论证会和听证会。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治理空气污染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政治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反腐败向纵深挺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发挥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美丽泉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材料二: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见》和《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任务指标。济南市将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严格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准入制度,完善各类场所卫生监管机制,并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接受市民投诉。
材料三:2014年5月22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到槐荫区、天桥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察看,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长玉指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建设美丽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徐长玉强调,当前创卫工作还存在进展不平衡、标准不高等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深入开展创卫活动,实现创建目标任务。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济南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在创建卫生城市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有: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地区较多的人为排放“二次污染”、机动车尾气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专家认为:治理雾霾要把已有的高污染工业排放量降下,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结构调整。
材料二:在此次雾霾天气中,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有4个属于江苏省,为此江苏省人大代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该议案后,组织相关委员会随即进行调研,考察了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等设施和施工现场。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召开论证会和听证会。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治理空气污染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