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亮点,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如就业、社保、住房保障、雾霾治理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当年财政预算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活动所反映的政治学道理。
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在代表们提交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关心的物价、医改、住房、就业、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道理?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
依据材料,从政治生活主体角度分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各个主体应该怎样做?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三次举行全体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关于立法法修改的决定。修改以后的立法法关于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部门规章权限等六个方面引人注目。之前多位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搜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法规规章相互“打架”,地方政府突然发布通告、住房限购、车辆限行等问题,提出了多项议案。
分析说明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知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省老年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口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要求修改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益强烈。2010年,部分省人大代表在民意调查基础上,联名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要求省人大尽快修改《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议案。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同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2014年1月13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浙江成为了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过程。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要坚持开放、合作、共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材料一:《决定》首先树立了宪法的权威,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性地位,指出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决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开启法治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简要阐述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职来维护宪法权威?从不同角度,各举1例。
(2)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关各方的积极参与。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有关各方应如何积极参与,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目前,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难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关知识,分析各行为主体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
《旅游法》作为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法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旅游法》修改之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明广泛听取意见各方面不同意见,特别是要公开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1)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旅游法》为什么特别强调要公开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2)假如你是一名交通战线上的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就《旅游法》修改听取你的意见,你将怎么做?举出两条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结束到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0件法律草案、修改法律10件,制定法律2件,作出8个法律解释;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3个工作报告,检查4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4项专题调研。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立法法》,赋予了地方更多的立法权。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两年来,我国在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简政放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大幅度增加,为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简政放权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
GDP增速(%) |
第三产业增值 占GDP比重(%) |
消费对GDP贡献率(%) |
科技进步 贡献率(%) |
2010年 |
10.3 |
43.24 |
50.9 |
50.9 |
2011年 |
9.3 |
43.0 |
51.6 |
51.00 |
2012年 |
7.7 |
44.7 |
51.8 |
52.20 |
2013年 |
7.7 |
46.1 |
50 |
51.70 |
2014年 |
7.4 |
46.8 |
54.4 |
52.30 |
注:①2003—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属于高速增长
②GDP年均增长8%左右为中高速。
材料二:新常态下,挑战增多,J省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削减256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省级财政发放生态补偿资金13567万元;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全省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强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
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自己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前,由习近平倡导和构建的习式政治新常态,使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政治气象呈现鲜明的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J省为适应新常态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
(2)结合材料三,从我国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如何构建我国政治新常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各地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情况
|
传统产业增加值(亿元) |
占本地区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
占本地区比重(%) |
珠三角 |
4907.51 |
23.6 |
5873.12 |
28.2 |
粤 东 |
820.68 |
42.3 |
161.18 |
8.3 |
粤 西 |
534.36 |
34.1 |
31.74 |
2.0 |
粤 北 |
455.22 |
35.5 |
99.21 |
7.7 |
材料二: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民也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收入增长”“就近入学”“权力清单”“医疗改革”,这些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焦点问题,应该如何履职?
材料一: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材料二: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乱象: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 “乱作为”, 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闭门造车;对有些破坏文化遗产行为,处罚时缺少法律依据,司法不力,民众法律意识缺失。
(1)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一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请从依法治国和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薄、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的是QQ、微薄、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材料二:2009年,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