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它便于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我国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
②它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③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它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④它的基本特点是,权力集中在中央,所有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范围内进行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即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A.已完全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
C.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要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D.计划与市场地位相同,作用相同 |
(选做题 12分)我国从建国初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到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1)请根据所学《经济学常识》,写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阶段。
(2)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界定为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这表明,在这一阶段,我们党
A.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次要地位 |
C.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
D.彻底放弃了计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以下看法属于斯大林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的有
①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
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③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
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救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亿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材料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经济工作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评析价值规律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于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毛泽东的主张是
①在坚持中央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
②坚持中央与地方的平等分权
③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④必须始终坚持中央的领导,所有权力归中央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
A.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都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
B.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
C.在所有制方面,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
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是
A.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 |
B.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C.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
D.正确处理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
(选做题 12分)材料一 1921年的苏联,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材料二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苏联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自1923年开始苏联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苏俄1921-1928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实施新经济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他们分别是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 |
B.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之关系、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
C.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之关系,中国与外国之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 |
D.中国与外国之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关系 |
五十年代,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认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规律 |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规律 |
C.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值规律 |
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
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 B.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
C.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 D.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
(1)请使用简洁语言填写下表空格。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点是:
|
市场作用(大、小) |
政府干预程度(高、低) |
社会保障水平(高、低) |
美国模式 |
最大 |
|
较低 |
德国模式 |
|
中等 |
|
日本模式 |
|
最高 |
|
(2)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共同点是: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认识上,毛泽东赞成斯大林的分析,并且强调 ( )
A.社会分工的存在 | B.所有制的不同 | C.生产力条件 | D.主观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