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是
①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要求
②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决定的
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材料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下表是2014年小微企业相关情况占全国比例的数据:
企业法人单位 |
资产总计 |
主要行业分布 |
从业人员 |
上缴所得税 |
||
工业 |
批发业 |
零售业 |
||||
95.60% |
29.60% |
28.50% |
20.70% |
12.60% |
50.40% |
66.20% |
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新增小微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材料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新创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缺人才、用工难,缺资金、融资难,税费高、负担重”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和突出困难。并且,国务院虽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够,造成政策措施不能很好落实。
材料三:“清单”作为商业名词,如今更多地被用在行政管理领域。建立清单制度是防止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利器。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要开出“三张清单: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要给出“负面清单”,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保障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要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监管责任和范围,规范政府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说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分析各级政府应如何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开出“三张清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是( )
A.企业员工可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 |
B.国有资本掌握控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
C.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流通 |
D.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
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拉动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③信息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
材料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经大修后颁布,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解决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以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10%,只有更加提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加重视相关专业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等多措并举,才能使技术转移真正实现应有价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真正促使制度创新推动科技转化,以科技转化助力经济转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材料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此奖打开了中医药科学的大门,进一步肯定了中药在国际医学上的重要位置。这项成果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痛苦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无法估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祝贺。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重视医药科学发展的原因。
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造就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旨在
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③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④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二者辩证关系的是
A.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
B.我国人民当家做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定的 |
C.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繁荣了城乡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材料一:农业现代化已经是“新四化建设”中最弱的一环,当前我国农村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对农村改革进行全面部署。201 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材料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引领是重要方面。某地创新乡贤文化,建立乡贤研究会,对当地历史上的乡贤生平事迹及作品进行研究整理,对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加以宣传。联络走访乡贤游子,传递温暖,凝聚乡情。乡贤研究会在全区中小学有计划开展了“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的主题活动,贴近百姓生活,更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为何连续多次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乡贤文化作用的。
2014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18项具体改革任务与措施。这意味着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向“攻坚区”和“深水区”发起了总攻,标志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始了新的征途,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5年6月,安徽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方案,2017年启动,2020年实施。
试分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经济生活依据。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动能。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指标比较
成本费用刺润率(%) |
8.11 |
5.95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9.07 |
15.03 |
实行税率(%) |
15 |
30 |
人均居民消责水平增长率(%) |
30 |
5 |
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增长率(%) |
10 |
4 |
注:据相关部门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经济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体现了( )
①让广大人民共享国有资本收益
②强调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制性质
③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
④增加税收收入,更好地发挥财政改善民生的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时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的合理性在于( )
①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需要巩固和发展
②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国有企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必须发挥创新的作用。为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材料二:推动科技创新重在教育,教育话题是历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它关乎国计民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近些年,国家对教育公平看的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可观看,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有待进一步求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