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材料一: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有关原理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1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理念,到打破“铁饭碗”的创新勇气……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杀出一条血路”。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合材料,分析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成功实践,给我们有什么认识论启示?(1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据统计,棉花价格从2010年初的每吨15000元到10月31日最高点每吨31000元,涨幅达到110%;食糖由年初每吨5200元到11月初的高点,累计上涨43%;食用油从年初到11月21日累计上涨28%。从年初到11月份末,主要粮食价格也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我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2010年1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
材料二 面对这一形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即“稳定物价16条”),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从11月22日至26日,国家发改委又连续5天发布9个通知稳定物价。
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国家适时发布稳定物价的通知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仍待解决,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乃至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十一五”的光辉历程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8分)
(2)“十二五”规划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建议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思想?(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十一五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重大决议。
(1)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一说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决议的原因。
材料二:从国内看,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谈谈我国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中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作为重要目标。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消耗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已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救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碳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结合材料三,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低碳意识”被人们接受的必然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抓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十七大上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并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三个转变”思路的正确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1)简要回答材料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二点)(6分)(写出二点即可,有其他合理性建议也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的道德观和荣辱观发生了严重倾斜和错位。面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在全体公民面前树起了一块明荣知耻、抑恶扬善的道德标杆,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从辨证唯物论角度谈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依据。(1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水利科技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该水利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蜀地自古旱涝不保,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发现只有打通玉垒山才可从根本上解决旱涝灾害,这是治理水患的关键。于是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口──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工程
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为保证水流充沛,李冰父子率众在江心建成一个狭长的小岛──鱼嘴岛,把江流分为内外两江。在鱼嘴岛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兼具泻洪排沙功效,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故取名“飞沙堰”。 

材料二  都江堰科学利用特殊的地形、水脉,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互相制约、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以不破坏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高度协和统一。历经2260多年,古堰的工程布局没有改变,“深淘滩、低做堰”、“因势利导、因水制宜”、“遇弯截流、逢正抽心”等中华水文化思想及治水方略更臻完善。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1)结合材料说明李冰治水的唯物论思想。
(2)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是怎样做到统筹兼顾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杜绝“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消极腐败现象,准确衡量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同时为制定政府的宏观政策提供科学的统计资料,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行为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对虚报隐瞒统计数字者亮起红灯。  
(1)这一规定确立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根据(1)的结论说明为什么要对“虚报隐瞒统计数字者亮起红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中部地区发展速度不及西部、实力不如东部现象称之为“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在经济实力、科学文化发展、产业结 构、对外开放方面都与东部有一定差距。但中部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连接东西; 有广阔空间、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煤炭、电力资源、充足的原材料、便利的交通等种种优势。因此有人称中部地区人民抱着金碗要饭吃,没有把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前,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通过中央政策扶持,中部人民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中部崛起。
请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哪些哲理?(2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节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是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对节约的谈话摘录。
甲院士:要节约资源,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反对重复建设。比方发展旅游业,有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人就“好心办了坏事”,他们的初衷是想发展经济,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不足、交通不便、景点单一等情况,只凭局部的、片面的、静止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结果“花了大钱,搞了个摆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在景点开发方面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导致投资冲动,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乙院士: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说我们不要消耗。社会要发展,人们要生活,没有消耗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消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在发展中进行资源节约,要坚持在资源节约中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相反。
联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 地方政府在旅游区的建设方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