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话说明(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 B.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
C.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 )
A.事物是运动的 |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C.事物是变化的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议论不已。能进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与慧能观点一致的是?
A.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B.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
C.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幻莫测的 |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B.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D.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长圳洪浪村煤气站旁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已造成多栋楼坍塌,坍塌范围较大,滑坡已经造成76人失联。专家指出,这次滑坡事件的发生,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由于“人祸”形成滑坡事件,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
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
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
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
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
B.“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
C.要认识“天灾”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洪灾 |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刻舟求剑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知。《吕氏春秋》这样评价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与此寓意相符合的是( )
A.按图索骥,墨守成规 |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