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要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15年年初,以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为主题的电影《狼图腾》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人们关注和思考这一主题的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自然界重大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可兔子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5日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我国现行的《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对规范立法活动,推动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制度总体是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立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需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对《立法法》进行修订?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谈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与1300多位两院院士谈话时披露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其实,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
2015年“4-25”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国际救援队率先携带救援装备、医疗物品及部分生活物资前往尼泊尔进行救助。面对自然灾害,有人认为:“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看到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B.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C.坚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
D.坚持把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相结合 |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了适合的,才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如果你是鱼儿,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儿,就不要痴情海洋!”——汪国真的诗句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如果看不出“149162536496481”这组数字间的意义联系,就很难记住,如果看出了它们之间的意义结构:1,4,9,16,25,36,49,64,81,即“从1到9的整数的平方”,那就容易记了。这启示我们( )
A.规律具有条件性 | B.要善于改造客观规律 |
C.真理是具体的 | D.要尊重和利用规律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 )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 B.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 D.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