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
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 D.静止是不存在的 |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上述回答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
C.办事情应该好高骛远 |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
作家老舍请国画大师齐白石以古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齐白石思索良久,在纸上画了一条长满青苔和乱石的山涧,山涧里山泉流淌,泉流中几只小蝌蚪摇头摇尾顺流而下,老舍看后,赞叹不已。据此回答问题。齐白石用“蝌蚪”表现蛙声,从思维过程看属于
A.分析与综合的过程 | B.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C.合理的想象 | D.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
齐白石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与古人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是吻合的。从哲学上说都是主张
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 B.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C.既抓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 D.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
“疱丁解牛”事半功倍,“揠苗助长”则事与愿违。两则寓言所反映的结果不同,但它却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即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有时也决定物质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D.主观因素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我国于2010年11正式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定期进行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完成。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定期开展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
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做事情要经过调查研究,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表明了解一个人应 ( )
A.透过假象抓住对真象的认识 | B.不看现象,直接看到其本质 |
C.透过现象抓住对本质的认识 | D.既看到真象又看到假象 |
词坛名家乔羽在个人文集中写了两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乔羽写作不为商业化、时尚化所左右,始终表达人民大众的心声。《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让我们荡起双桨》早已深入人心,不慕时尚成经典,不慕时尚成不朽。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按艺术创作的规律办事 ②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艺术创作的规律性是不能变化的 ④艺术创作具有自身的规律性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12分)
规律独立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客观性。下列正确理解规律客观性的是( )
①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物质的固有属性是________,唯一特性是_______。( )
A.联系运动 | B.客观实在性联系性 |
C.运动客观实在性 | D.客观实在性运动 |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日本做的是‘预警’,由于地震波传播需要时间,这里地震,发生之后可以告诉你,多少秒之后能传到你那里,信息提前告知给你。”陈局长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