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为响应中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号召,立足于反腐倡廉实践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充实完善一批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廉政景观,配合动漫公司等完成一部儒家勤廉题材的廉政动漫影片,建成一批“廉洁道德讲堂”……努力形成“看有景、听有声、读有文”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是如何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看漫画《取之不尽》。

(1)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我国古人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当时人们的追求和理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党章,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现阶段,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意见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创作生产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0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参考示例,完成下表。

观点
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其具体内涵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不管如何,“孝顺”、“孝敬”等情感和态度这些基本特征始终贯穿其中。

当代人对待传统的“孝”应该有所扬弃——摒弃封建时期“孝”文化中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发扬“孝”文化中晚辈对长辈尊敬、陪伴。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孝”文化也被赋予新时代精神,比如当代“孝”的前提是长辈和晚辈在人格上的平等。

良好的“孝”文化,于个人、于家庭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正确、健康的“孝”文化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示例: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孝”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通过对“孝”的教育可以提升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下列材料体现了哪些“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材 料
体现的“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控制中国的殖民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腐朽文化。那时,这两种文化结成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
 
 
                 
国际上,数字化革命催生了一批新的大型媒体公司,如谷歌、雅虎、美国在线等,同时一些大的出版、传媒集团也在阔步进入网络领域,与此同时,我国还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列出了8项数字出版工程,以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等,都成为人类文化鼎盛的重要历史节点。
 
               
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让受教育者的人数更加广泛,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和普及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将于2014年3月28日至4月14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办,为期18天。本次清明文化节将为大家展示一场文化盛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场景美轮美奂;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再现汴京繁华;大型民族史诗震撼马战《岳飞枪挑小梁王》、“铁塔传奇”光影秀等演出等系列文艺展演更是为今年的清明文化节增添了精彩的看点。而这些节目的制作,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0月3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大致上是这样的: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6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学含有多面性,总能适合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意识流;儒学是诸多不同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的课程;儒家经典宏博,主要有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在内的十三经。入学历经几千年延续至今,对社会、国家和公民个人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材料,说明儒家文化绵远流长、延续至今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校高三(4)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题: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辞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08年开始,中央民族乐团着手与国内众多敦煌研究学者、音乐学家、乐器制造厂筹划研究复原敦煌壁画中的中国古老乐器。在复原过程中他们既强调“原生态”,维持古老乐器的原型和古朴音色,又不拘泥于古,根据现代声学原理,利用现代技术,创新制作理念和工艺,让古乐真正“活”在当代。2014年5月,以反映敦煌壁画中的80多件乐器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剧目《印象·国乐》在全国巡演,赢得了广泛好评。
(1)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印象·国乐》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央民族乐团在古乐器复原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扫一扫”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渗透于我们的生活。阅读并填写下表,说明在文化生活中,以下二维码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作品要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文艺作品的旋律要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