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一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10分)
第二小组成员在网络上搜索到下列资料: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文化角度,说一说你应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4分)
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国来说,文化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又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文化是国家的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湖北,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成为2012年湖北省“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如物价、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两会”外,各地群众密切关注两会,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反映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 湖北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此项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总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好美德少年”为活动主题,推选、表彰、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让全省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广大未成年人中进一步推动形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省委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省”要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举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道理。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些年来,由于重视不够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有些文艺作品和演出脱离生活实际,有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等等。
材料二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
材料三 针对农村存在的“小农意识”“唯利是图”和“诚信不良”等落后的农民思想状况,某村村支部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活动,把农民思想道德作为主攻方向,树立以“礼、诚、和、仁”为目标的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风尚。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假如你是该村的成员,就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典礼分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板块,每个版块分别采用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情景再现、歌舞表演和朗诵等形式,描绘了震撼人心的道德“群英谱”,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原因。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想消费的人没钱,有钱的人不想消费;病不起, 药费让人脱层皮,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毒胶囊、速成鸡化学元素都食尽;事不公心不平,心不平气不顺,气不顺难和谐。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现象?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十八大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备受全社会关注。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3)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党要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材料一: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遵守道德的人,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和制裁,反而还能从中受益。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受人尊敬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的道德价值标准,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至今仍是国民公认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无可争议的软实力。
(1)运用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知识,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6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怎样才能改变我国目前“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4分)
创办于2002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是一个彰显国家荣誉的人文活动。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以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为目标,该节目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到2011年,10场精神盛宴让人们为之悲喜动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节目向观众推出的100多位人物,有来自民间的人士,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睿智学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都以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敬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要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首个广东“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于2 01 2年3月5日正式启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启动仪式,全省各地也于当天同步启动“行动月”活动,省道德模范及各行业、各社区志愿者代表、以及中小学生代表共同发表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弘扬雷锋精神、推广志愿文化,给力幸福广东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广东省启动“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对改造青少年的主观世界具有什么意义?(10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学生之中“考试作弊”“乱扔垃圾”“攀比名牌”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一些家长也存在只重视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现状。某中学高二学生决定围绕“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提升校园文化水平”这个主题开展班团活动如果你要发言,联系材料请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谈中学生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措施。
2012年8月23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学雷锋 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濮阳市举行。部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好人与千余名现场观众共同感受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据了解,自2008年5月以来,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广泛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四年来,各地群众推荐出了大量事迹感人的“身边好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4388位“身边好人”上榜。其中河南有353人荣登榜单,位居全国前列。
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回答: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为什么要主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身体力行。请你为同学们策划一个行动方案。
在有人感叹社会冷漠的时候,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
(1)请任选上述一位“最美的人”或另举实例(可以是其他“最美的人”或默默无闻的好人),说明为什么“Ta”最美。
(2)用《文化生活》中道德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学生不仅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最美”的眼睛,还应该有一颗追求“最美”的心。
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2011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党的90岁生日。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光辉岁月】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又一大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哲理?
【时代号角】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党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共中央出台的2011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将累计投入4万亿元,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注重科学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2)结合材料,说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无穷力量】
同学们通过媒体了解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近期涌现了许多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建党伟业》、《党的女儿》等红色题材的优秀影视剧。这些作品展现出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理智与情感的激烈碰撞,展现出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这些作品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体现主流价值观,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份厚礼。
(3)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