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
材料二 【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万面的规定性,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近年来,出国旅游体闲度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游客不又明现象却时有发生,备受诟病。有人说,每一位外出旅游者都是一张移动着的“中国名片”,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应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及好的国民形象。
阅读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做好移动着的“中国名片”。〔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2014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

年份
1978年
1998年
2008年
2012年
2013年
GDP(亿元)
3645
84402
314045
519322
568845
城镇化率(%)
17.92
30.42
45.68
52.57
53.73
城镇投资率(%)
4
25.4
30.15
36.46
40.17

注: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1347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4382元;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达到1310万个;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带动消费需求从“吃穿用”转变到“住行学”;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正确性。
材料三 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文化大院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历史人文资源虽有一些本地特色,但大多呈原生态,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个别地区居民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话题一 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
话题二 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话题三 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
材料一 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诗礼传家为中国最基本家风。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
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材料二 针对央视家风的调查,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现点和看法。
网友甲: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网友乙: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者大家庭所尊循或崇尚的风气和品质。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网友丙:弘扬家风,人格爱国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网友丁:“家风正,则国正”。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 ( 8 分)并从思想道德建设角度为公民传承和弘扬家风提出两条建议。( 4 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对网友观点的认识。( 14 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之美

报告摘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学生争论
同学甲: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
同学乙: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

 
(2)请你选择甲或乙一方的观点,分别运用《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报告摘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家行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美丽中国·培育人性之美
(3)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弘扬“最美”精神的主题活动,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文化”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产业发展
表: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产   业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传统产业(部分)
金属加工
30.2%
l9.2%
18.0%
钢铁
29.2%
13.7%
27.5%
机械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如出版、电影、动漫)
79.5%
49.0%
1.1%

   注: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低于国际标准。
(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
话题二 文化道德素质
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2)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话题三 建设文化强国
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时,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产业,但2011年文化产业只占2.7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就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结合话题三,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城镇化正在进行时。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人均GDP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13444
8295
4901
9398
2007
32985
14733
11417
18868
2012
51999
38642
28053
38353

 
表2: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城镇化率(%)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44.70
41.70
29.94
39.09
2007
53.20
44.30
36.24%
44.94
2012
63.12
53.53
43.60
52.07

材料一 目前我国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近2亿外出农民工就占到城镇人口的23%。但大部分农民工因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不能获得稳定职业,难以在城市立足;因户籍制度问题不能真正成为市民,难以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1)综合描述表1、表2 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使农民工立足城市真正成为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材料二:自然美是我们“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但人的美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最美乡村医生”……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如今,最美,已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是全社会对道德楷模的由衷赞许,也是全国人民对高尚品格的深情褒扬。“最美”之花正在盛开,道德模范层出不穷。让我们接力“最美”,共同建设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角度,谈谈如何让“最美之花”处处盛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于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和安排。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对山东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网络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是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学习、提高自己,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以后应掌握的内容。
(3)请完成以下表格,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效

 
查看的网页内容
“文化生活”依据
例:人际交往
发现身边的文化名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学科知识
唐诗宋词优秀小说散文
 
文艺活动
 
优秀文化对人有积极影响
道德修养
模范人物、道德楷模
 

材料四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他说“祖国已经解放,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的品格成就了他的科学,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才智与品格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了“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后,某中学高三(1)班同学决定围绕“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这个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 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一些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过分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
材料二 近年来,“考试作弊”、“给同学起外号”、“耻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乱扔垃圾”等现象在校园里有所抬头。
(1) 你认为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有何危害?
(2) 高三(1)班就“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向全校发出了倡议,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你准备如何去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春节天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再次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一: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1)从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关系角度分析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
材料二: 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于2012年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 2012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
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北京精神”是北京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有利于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国文化中心和首善之都。
(3)结合“北京精神”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为什么把培育弘扬“北京精神”作为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四前夕,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毕业班三个专业的同学聚在一起畅谈中国梦。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最后统一汇成一封写给总书记的信。总书记的回信让同学们激动不已。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和给北大学生的回信在首都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为青年一代追求、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讲话摘录
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请根据以上材料运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关知识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目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