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想出去看看。旅游不再是人们的奢望,一年1亿多次的国民出境旅游也正不断刷新纪录。据估计,2015年,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4.5%,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将达到10%。中国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使得更多普通民众能享受到旅游带来的乐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某市政府举行专家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围绕城市形象定位、策划包装、城区的规划与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及产品的建设与开发、城市宣传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为该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操作建议及发展良策。
(2)有人据此材料认为,该市政府的做法是引导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请你运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柴静自费拍摄《穹顶之下》,更是震撼广大民众。某中学高二(一)班同学开展以“打响雾霾狙击战”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使得口罩、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品等商品需求量剧增,价格上涨,相关厂商一片忙碌。
材料二:雾霾危机,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企业、公民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1)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产生材料一中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
(2)请你就如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打响呼吸保卫战,向政府、企业、公民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福建某乡镇农民长期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由于人多地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大后,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生产和景观苗木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材料二:中共福建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近几年福建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福建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要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2)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为扩大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旅游黄金周政策。
材料一:2004-2014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情况
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出游报价普遍上涨。
材料二:黄金周期间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一些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秩序混乱,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也造成一定破坏。“十一”黄金周存留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全国假日办10月10日在新浪、人民网等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截至10月12日17点,已经有211万人填写了调查问卷。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从民主决策的角度,分析全国假日办就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进行调查问卷的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3)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分保障下,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西藏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西藏精神、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7日是第66届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食品安全”,应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滕佳材副局长通过视频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现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天消费的食品就达20亿公斤。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食品安全也同样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国政府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行业组织、媒体、消费者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公民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可以采取哪些作为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某市也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房价上涨过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
·机动车数量的暴增,所造成的交通堵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1)针对上述突出问题,该市政府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问计于民。该市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这些民生问题的决策?
材料二:针对现在社会上的“失信”现象和一些人在网络上的“炫富”现象,要召开班级辩论赛。
辩题1:正方“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辩题2:正方“诚信主要靠自律”;反方“诚信主要靠他律”
(3)从辩题中任选一题和一方观点,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辩的陈述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海洋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人们认识到海洋资源对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纷纷加入海洋开发的行列。但是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制度不完善,使得资源被过度捕捞而导致部分资源利用不合理,破坏严重;二是受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设施条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适宜于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利用的资源,往往只利用了其部分功能,浪费严重;三是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仍处于传统产业开发阶段,属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形成不成规模优势,新兴产业发展滞缓等。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意义非凡。自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以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掀起了一场持久的生态革命攻坚战;很多政协委员深入工厂、企业调研、提交议案,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不少人大代表更是心系群众、身体力行、为民请命;在街道、社区,村落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社区,村落创建活动;国务院通过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也结合该省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关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
(1)根据材料一,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你认为我国政府可采取哪些经济手段?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掀起生态革命攻坚战做法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
注: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2014年我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
材料二:2015年我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三: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今年国内几家大型网站首次联合开展“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活动,网民踊跃建言达7.9万条。46条老百姓的语言被原汁原味吸纳进政府工作报告。“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这些网络语言既言简意赅又朗朗上口,一改以往晦涩难懂的官样文章。这个中央政府“网络问政”直通车的搭建,联通了民众与政府间心与心的交流、互动,既鼓励了网民更加积极的参与国家治理,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政府关注、重视民意,积极采纳民间智慧的务实工作态度。
结合材料,从“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角度,谈谈你对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2015年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纲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12个部门,到全国24个省(市、区)举行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论证和协调才最终形成的。
材料二:《纲要》提出,要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公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1)结合材料一,从民主决策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扩大文化消费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材料二:2014年广东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请写出该市“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进一步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