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新《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旅行社不得强迫购物,不得指定具体的消费场所”等规定引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强制购物、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新《旅游法》实施带来旅行社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庆黄金周”境内外旅游需求暴增,今年“十一”长假境内外旅游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一些出境游报价翻倍。“十一”长假结束后,外出旅游人数骤减,各大旅行社纷纷通过降价吸引游客。新《旅游法》的实施,将会对旅游市场重新洗牌,有利于旅游经营者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和游客对服务价值的认同。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境外游;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
(1)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分析旅游价格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新《旅游法》的实施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旅行社只要战略定位准确、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理智消费提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931 |
7.6 |
|
按常住地分 |
城镇居民 |
15699 |
6.7 |
|
农村居民 |
5554 |
8.3% |
按收入来源分 |
工资性收入 |
6308 |
9.0 |
|
经营净收入 |
1848 |
6.4 |
|
财产净收入 |
882 |
9.7 |
|
转移净收入 |
1892 |
11.4 |
材料二:《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村居 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消费预期。
(1)试概括图表中的信息,并揭示图表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材料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 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 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材料四:在我国国有资产体量最大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在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正成为这一轮改革的重要路径。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龙江、天 津等超过20个省市国资委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从已经公布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引入非公经济,改变过去国资“一股独大”的局面成为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都明确提出将采取市场化的混改方式。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什么要把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
材料一: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攀升, “网上购物”迅猛发展。据统计,2013年11月11日,天猫的网购成交额达到350.19亿,这一数字比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增长了83%。而支付宝实现成功支付1.88亿笔,最高每分钟支付79万笔。
材料二:某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某是一位热衷于网购的人士。据他介绍,他从大二开始上网购物,买过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今已成网购达人。他说,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数百元,最多时近千元,而其每月的生活费也才1000元左右,有时甚至会花光一月的生活费。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的网上购物得以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要做到理性网购需要注意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30%为富裕型)
(1)概括上述两幅图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
(2)如果你是一位生产经营者,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打算怎样创新经营以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新变化?(12分)
农民文化乐园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2015年初某校高三二班研究小组参加了某县宣传部门举办的研讨会,就农民文化乐园、居民文化消费的问题进行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安徽省为什么要建设农民文化乐园。
(2)假如你的家乡也准备建农民文化乐园,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为你家乡的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提几点建议?
(3)近年来安徽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日趋火爆,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
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水安全问题,正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据调查,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高屋建瓴地指出如何应对水安全“新常态”。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这一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加快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扩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治理能力,用科学方法和思维保障饮水安全,呵护我们共同的生命载体。同时呼吁公民积极学习和宣传有关水安全的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勇于监督不法企业的违法行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水安全。
(1)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解决水安全问题的建议。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全社会都要重视水安全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试举一例说明作为公民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两会”期间的民生热点话题,也是今年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一再被曝出,低标水、问题羊肉、毒生姜,一拨接着一拨,让人不知该相信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现在不仅是小商小贩生产的食品不安全,就连一些食品生产巨头也被曝出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热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三个“最”,表现了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的决心,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决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H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比较示意图
注:据预计,信息消费将成广东省最大亮点。相关部门指出,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
材料二 “中国要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在转型之际思考着未来发展之路。中国发展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新模式尚未成形;一些企业和消费者习惯了廉价资源能源价格,使得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新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形成。中国需要的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改革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是更加惠及民生的发展。
材料三 多年来,中国同非洲多个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对话机制,为非洲国家援建了100多所学校、30所医院、30个抗疟疾中心和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兑现了向非洲提供15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的承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李克强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是深化中非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要不断完善机制,充实合作内涵,使论坛更加务实高效。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二所述我国发展问题的症结。
(2)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非洲国家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一 表
年份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元) |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
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
2008 |
43.7 |
275.3 |
8749.3 |
2.8 |
2009 |
41.0 |
295.3 |
10183.7 |
3.0 |
2010 |
41.1 |
306.0 |
12579.8 |
3.1 |
2011 |
40.4 |
471.4 |
19305.4 |
4.1 |
2012 |
39.3 |
491.0 |
22706.2 |
4.4 |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年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注:2008年以来,受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请概括表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政策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材料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而受讲面子、比阔气的消费陋习等影响,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央号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材料三 《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这部记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儿了把创新。
(3)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材料四 网友:看着电视上《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美食,再想想生活中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让我这“吃货”情何以堪!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安心啊?
(4)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才能让百姓“吃得安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消费状况变化一览表
注: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O%,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实际增长9.3%。2013年“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9.9%,农村为39.3%,首次降至30Yo、40Yo以下。
材料二 2014年1月1 5日,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措施.坚决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禁公款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严查领导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变相公款旅游;将领导干部收受礼金行为纳入重点纠正范围。……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材料一反映的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简析这种变化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淡谈要“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我们普通公民能够做什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材料一 2014年清明小长假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情况
注:2014年清明小长假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在已经公布数字的9个省区市中,山东省以156.2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同时也是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省份,达2217.6万人次。根据排行榜中的数据显示,有3个省份接待游客总数超过1000万人次,分别为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
材料二 2014年04月09日清明小长假已经结束,春暖花开时节,适逢假期三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晴天为主,游客们出行的热度非常高。本次小长假期间,景区方面,适合短途踏青、赏花的路线最受欢迎,长线游、出境游相对平稳;人群方面,家庭、亲子游最多,紧接着为情侣和朋友结伴;预订方式上,PC端和无线客户端结合,其中无线客户端预订量占总数超过一半。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清明小长假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