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位于人的第7号染色体上,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患儿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
(3)患儿的体重较同龄儿童要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根本上说,是CFTR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了其序列。
(5)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1/22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

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Ⅱ3和Ⅱ4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若Ⅱ3和Ⅱ4计划再生育一胎,需要做产前诊断,下列中哪项技术肯定与此无关?______________。

A.电泳技术 B.PCR技术 C.分子杂交技术 D.凝胶色谱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某种蛇毒阻遏神经递质的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大鼠的呼吸中枢发出两条传出神经M和N支配膈肌收缩。麻醉条件下切断N,保留M完整,(如下图),记录两种不同处理下a处传出神经表面和b处膈肌表面的发电频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传出神经M通过神经—肌肉突触支配膈肌收缩,膈肌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②切断N,b点仍可记录到放电频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注射蛇毒时,a点的放电频率与b点的放电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组实验处理作为整个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
③注射蛇毒后,a点的放电频率____________,b点无放电,此时直接电刺激膈肌仍可记录到放电频率,推测蛇毒最可能阻遏了M与膈肌间的__________________传递。
(3)为进一步确定蛇毒作用的具体位点,研究者用蛇毒处理传出神经—肌肉标本,直至刺激神经不再引起肌肉收缩时,再用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溶液处理肌肉。若肌肉收缩,则蛇毒作用于_____________,若肌肉不收缩,则蛇毒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2)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的种群密度将会        
(3)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8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60个个体,其中有8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这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称为         
(5)若a主要为杂草,要调查a的种群密度则采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叶片的脱落与激素调节有关。其中叶柄离层的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含量与叶片脱落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叶片的脱落与否取决于远基端和近基端生长素的         。当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          远基端时,叶片脱落。
(2)生长素是在叶片中合成的,从图中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      ,理由是    
(3)当叶片接近脱落时,     (激素)的含量也会升高,促进离层区细胞分泌 (酶),引起细胞壁水解,导致叶柄与茎相互分离。
(4)上述现象说明      平衡协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绿色圆粒的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设计了如下方案:
(1)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测交试验。试验时,应先对母本的未成熟的花进行           处理,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进行               
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若子代个体出现                                 ,则说明豌豆(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子代个体                                ,则说明豌豆(甲)的基因型为        
(2)上述方案操作复杂,如用       的方法也可以鉴定豌豆(甲)的基因型且操作简便。
(3)从F2代选用黄色皱粒进行自交,后代中黄色豌豆的基因型为            ,其中杂合子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
存在(B_T_)
T存在,B不
存在(bbT_)
T不存在
(B_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雌株
雄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与BBtt的雄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                              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雌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是显性还是隐性?________。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_,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
(3)乙图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 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 Ⅰ→Ⅱ获得④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过程Ⅰ是          ,过程Ⅱ是          
(2)由图中Ⅰ→Ⅲ→Ⅳ 获得④过程称为             育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依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内容:
(1)有遗传病的患者体细胞中      (一定/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的应用,可通过基因检测来进行产前诊断,来减少遗传病的的发生,检测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时,需要用   种基因探针完成检测。
(2)右图表示取自某男性精巢的某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白化病基因为a,此细胞的名称是     ,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中共含有    个DNA分子。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分析,此细胞既发生了    ,又发生了       

(3)一对同卵胞胎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结婚,其中一对夫妇第一胎所生的男孩红绿色盲,第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女孩患红绿色盲,第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若该对夫妇再生第三胎,正常概率为    
(4) 苯丙本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正常,其弟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几率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同学制定下列方案:
a.取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
b.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同时孵化出的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
c.向1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2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d.每天分别向两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e.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1  mm×1  mm)上,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
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足,请你修改并完善该设计方案。
(1)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a过程应该为(只需陈述修改内容,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c过程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d过程的不妥之处应该改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Ⅰ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D。
第二步: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第三步: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每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来源: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2,4-D溶液浓度(mol/L)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0  min
10  min
20  min
30  min
40  min
50  min
A
0
0
1.1
2.2
3.3
4.4
5.5
B
10-12
0
6.5
13.0
19.5
26.0
32.5
C
10-10
0
8.0
16.0
24.0
32.0
40.0
D
10-8
0
7.5
15.0
22.5
30.0
37.5

请回答:
(1)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组别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1的实验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表中的相关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出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与2,4-D溶液浓度的关系图。
图2

(4)与D组相比,当2,4-D溶液浓度为10-12  mol/L时,有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更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现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__(器官)摘除,B组不摘除此器官;
(3)向A组小白鼠注射适量的一定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小白鼠注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____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另一观点正确。
(三)现科学家已证实,观点二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下丘脑细胞膜上含有识别______________的受体,此受体不能与TSH结合,说明受体具有________性,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来源: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命题热点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类似物的问题。
(1)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M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科技小组结合图乙配制了如表甲所示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M溶液。

组别
浓度(mol/L)
A
10-12
B
10-9
C
10-7

表甲

①当M溶液浓度大于10-10mol/L时,根据图乙说出M对根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M的作用曲线可以看出,其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准确测定M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又开展了“探究经40 ℃加热处理后NAA的活性变化”的课题研究。
实验材料:NAA溶液(常温放置)、可供扦插的枝条若干、40 ℃加热处理过的NAA溶液、内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若干等。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扦插枝条均分为三组,并作相应的处理。再取三只含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②甲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NAA溶液(常温放置)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提高实验的可信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相同。
④本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作为指标来确定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的影响。
⑤假设40 ℃加热处理对NAA活性有促进作用,请根据你所采用的指标预测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