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2)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3)乙图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________。
如右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固体、液体)培养基。 (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 ,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 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有 ,应加入的碳源是 ,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 染料,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产生 ,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 (4)为进一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常用的方法是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若统计出在一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3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为 。
1952年,莱德伯格夫妇通过“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突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说明:将原始菌种培养在1号培养基中,待长出很多菌落后,将灭菌绒布面按到1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各个菌落。然后再将绒布面分别按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这种接种方法称为“影印接种”。同理,6号和7号接种自5号培养基,10号和11号接种自9号培养基。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如果3中没有细菌长出,说明 。(2)3号与2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性菌落(株)占全部菌落(株)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判断4、8、12中抗性菌落(株)的比例最大的是 ,其中的细菌及其亲代有没有接触过链霉素? 。(3)可见,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 (前或后)。链霉素对细菌抗性菌落(株)的作用在于 ,其内在实质是 。(4)尽管环境中细菌菌群中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目前仍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原因在于菌群中 。但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抗生素的药效降低。
下图为酵母菌细胞的模式图和生长曲线,下表为从其生产酒精的发酵罐中五次取样的结果。请回答: (1)从细胞的结构来看,下列选项中,与酵母菌属同一类型的生物是( )A.乳酸菌 B.放线菌 C.变形虫 D.噬菌体(2)欲从细菌中分离出酵母菌,应选择以下哪种培养基( )A.无碳培养基 B.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 C.无氮培养基 D.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3)下列与酵母菌发酵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可自由通过[4]结构B.[1]是酵母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芽孢C.发酵时,处于稳定期的细胞大量积累各种代谢产物D.大量合成酒精时,酵母菌的数目不再增长(4)表中的样品 对应的时期是上图的AB,为缩短AB应选用上图中培养到[ ] 期的酵母菌做菌种,此期对应于表中的样品 。(5)收获酵母菌代谢产物的时期应选择生长曲线的[ ] 期。为了获得更多的代谢产物,要延长该时期,工业上采用的连续培养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6)如果是进行酵母菌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则扩大培养条件的控制与酒精发酵最大的不同是 ,在产品的分离提纯时应采取 的方法。(7)写出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
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的内容作答:
(1)若用于植物培养并不断通入氧气,在培养的初期,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可采用最简单的有效措施是 ;若培养的初期植物生长正常,一段时间后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2)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培养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 类。(3)若添加葡萄糖用该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当葡萄糖被耗尽,则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会受到限制,此时在原本缺乏乳糖的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可发现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恢复正常。由此推测分解乳糖的酶属于__ 酶。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其意义__ _ ;为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琼脂和 ,菌落将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4)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 和 ;若用此培养液培养某种微生物以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当发现合成途径中断时可采取一定手段改变 ,促使产物迅速排放到细胞外以解除抑制作用。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 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方法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管颜色变化。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