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分裂 |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过程为脱分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群能旺盛分裂的薄壁细胞 |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细胞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C.③→④过程只有植物的营养生长 |
D.将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
B.两者揭示的都是有性生殖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规律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 |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 |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白眼雄果蝇占1/2 |
B.红眼雌果蝇占1/2 |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6 |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
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女性(不患线粒体肌病)与一个色觉正常但患线粒体肌病的男性婚配,你认为这对夫妇所生子女的发病风险率及防治对策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线粒体肌病属细胞质遗传,所生子女都患线粒体肌病,因而他们不宜生育后代 |
B.所生子女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4,且两病兼患者都为男性 |
C.所生子女中女儿患病概率为0,儿子患病率为1/2,因而建议他们生育女儿 |
D.如果妻子已怀孕,需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如果已知是男性,还需进行基因检测 |
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
D.PCR的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延伸和复性三步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下列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
B.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 |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
D.在底物耗尽之前,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量不变 |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色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嵴 |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是因为其与蛋白质作用产生特定的紫色反应 |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有选择透过性 |
D.向锥形瓶的酵母菌培养液通入空气是为了满足有氧呼吸的需要 |
下图表示夏季晴朗白天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A、B两曲线表示不同CO2浓度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则曲线A表示较高浓度CO2环境下的光合速率
B.若两曲线表示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那么曲线A表示较强光照下的光合速率
C.产生c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午气温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
D.影响ab段和cd段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都是光照强度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们分解掉
B.乳酸菌、霉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RNA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白菜根尖细胞中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