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
B.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理由之一是它只有蛋白质和RNA |
C.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
D.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中含过氧化氢酶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是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个推论
②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③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使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法
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 |
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 |
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 |
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 |
B.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常用的材料是蝗虫的精巢 |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绿色 |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后培养,观察菌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C.已知S型菌在体外培养时荚膜可能丢失,则C中出现粗糙型菌落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将各组获得菌体注入小鼠会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D.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噬菌体复制所需的模板、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微弱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所致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 |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
B.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 |
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
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
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单链,有5386个碱基,其中A约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合成作为噬菌体基因组的环状单链DNA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形成噬菌体粒子.一个用32P标记的φX174噬菌体侵入无放射性的细菌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粒子占
B.生成100个φX174噬菌体需消耗G159964个
C.φX174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噬菌体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A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
B |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
D |
大肠杆菌 |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细菌发生了转化 |
B.分离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后,分别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
C.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的转化率与DNA浓度无关 |
D.赫尔希和蔡斯分离提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研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
C.格里菲思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 |
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