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新安三高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和0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
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G=C |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
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
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 |
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蓝藻、变形虫 |
B.T2噬菌体、豌豆 |
C.硝化细菌、绵羊 |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
D.的比值 |
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 |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
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的叶肉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酞胺(一种氨基酸)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由于谷氨酞胺减少而导致的 |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谷氨酞胺 |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
B.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不会限制细胞的长大 |
C.依据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即可区分动植物细胞 |
D.进行分裂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D.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含量如下表.则该细胞器直接参与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碱基 |
A |
T |
C |
G |
U |
总量 |
105 |
0 |
90 |
126 |
45 |
A.CO2+H2O(CH2O)+O2
B.氨基酸+氨基酸…多肽+水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
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单链,有5386个碱基,其中A约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合成作为噬菌体基因组的环状单链DNA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形成噬菌体粒子.一个用32P标记的φX174噬菌体侵入无放射性的细菌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粒子占
B.生成100个φX174噬菌体需消耗G159964个
C.φX174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噬菌体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
普通水稻有24条染色体(可用++表示),缺少1条染色体的叫单体(可用+﹣表示).已知其蓝色胚乳基因B对白色胚乳基因b为不完全显性,且蓝粒单体植株(+B﹣)自交时,一个稻穗上可以长出四种颜色的种子(胚乳的颜色,由胚乳的基因型决定):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现用蓝粒正常植株(+B+B)和白粒正常植株(+b+b)进行杂交,蓝粒正常植株所结种子的颜色是( )
A.深蓝 | B.中蓝 | C.浅蓝 | D.白 |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果蚁与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B.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
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的形式传递给真菌 |
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部位的横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
B.单侧光来自b侧,导致该处生长素浓度高 |
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 |
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 |
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如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
|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植物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下面是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只能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刺激 |
B.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 |
C.致敏前的B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分子 |
D.被动免疫时人体内抗体合成量不出现明显增加 |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
B.抗原的积累促进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2 |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
D.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共形成一条食物链,这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
B.②与①的比值表示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
C.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D.每个营养级的能量输出除③④外,还能流入下一营养级 |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疾病 |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 |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解旋只发生在图中的b时期 |
B.将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该细胞d时期细胞的放射性开始增强 |
C.d时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或2个DNA分子 |
D.e时期完成细胞核DNA和细胞质RNA的精确平分 |
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
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
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
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a=b=d=e>g>c
B.a=f>d=e>b=g>c
C.c>a=f>d=e>b="g"
D.c>f=d>a=b>e=g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概率是 |
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 当光照和C02浓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 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l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 、_ ,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 ,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临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 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 ,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_ (较低、较高、相等)
(3)由图3可知,与_ 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 .
(4)若昼夜不停的光照,图3植物在温度为_ 条件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 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
时间(min)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9 |
34 |
蚯蚓 |
0 |
4.5 |
9 |
11.5 |
13.5 |
15.5 |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 ,其作用是_ .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 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 .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 移动(填“上”或“下”),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 ,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_ .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 |
0 |
1.5 |
3.0 |
4.2 |
5.0 |
5.5 |
番茄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A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将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2株绿株(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绿株B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E在内的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再严格自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结果分析:
(1)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则假设一正确;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则假设二正确.
(2)假设_ (填“一”或“二”)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加以验证.操作时最好选择上述哪株植株?_ .可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分裂_ 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也可对其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_ .
如图大量苯丙氨酸转变成苯丙酮酸时,人体患苯丙酮尿症.请回答:
(1)据图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基因 (填数字)发生突变所致,图示过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假设正常的酶①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_ 个核苷酸组成(不考虑终止密码),参与合成过程的tRNA最多有_ 种.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秒,实际上合成120个酶①分子所需的时间仅为1分钟,其原因是_ .
(3)对某苯丙酮尿症患者的酶①氨基酸测序发现:与正常的酶①(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相比,少了50个氨基酸,但第1号到第300号氨基酸相同.该患者的基因1与正常人的基因1相比,发生了碱基对的_ .其他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基因1是否都一定与此患者完全相同?_ (选择是或否),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 .
(4)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非常低.这是因为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