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蛙成熟的红细胞中一般不含有遗传物质
B.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遗传物质传递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生物遗传物质均能进行自我复制和性状表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具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相符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也使用了显微观察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既使用了模型建构法,也使用了概念图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也使用了归纳总结法
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也使用了系统分析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滤纸条上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原因是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假说—演绎法”思想的是(  )

A.孟德尔确认自由组合定律的全过程
B.萨顿提出假说,摩尔根先怀疑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后来通过实验证实
C.DNA分子结构的提出与证实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能促成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的推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C.F组产生的S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的病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
C.c、d过程表示用TMV的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B.保温时,时间过长
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太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但分离方法不同
B.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格里菲思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而DNA仍然保持生物活性,仍具有遗传效应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并离心,由于上清液中有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或者由于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故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