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R型细菌转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与下列哪种过程最为相似( )
A.太空诱变育种获得高产品种 |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
C.农杆菌质粒侵入受体细胞 |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
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⑥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A.②③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某同学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下列关于这两个菌种DNA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菌的鸟嘌呤含量为15% |
B.X菌的胞嘧啶及鸟嘌呤碱基组成总和为70% |
C.Y菌的腺嘌呤的数量较X菌的低 |
D.将X菌DNA解旋所需能量较将Y菌解旋所需能量高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 |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 |
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
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蛙成熟的红细胞中一般不含有遗传物质 |
B.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
C.遗传物质传递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D.生物遗传物质均能进行自我复制和性状表达 |
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
B.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C.S型细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
D.S型细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仍然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
B.有15%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独立观察其作用 |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
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中不同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一定不同 |
B.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一定无分解作用 |
C.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
D.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草莓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是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个推论;②艾弗里实验的创新在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DNA、蛋白质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③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使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法; 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