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都是来自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其中所用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对应恰当的是( )
选项 |
科学方法 |
实验目的 |
A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认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
B |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构建物理模型 |
研究DNA分子结构 |
D |
类比推理法 |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
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必须在有活菌生存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
B.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具有“解离”的作用 |
C.鉴定淀粉是否分解成葡萄糖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 |
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丙酮等作为色素的提取剂 |
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C.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D.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一种不能进行逆转录的RNA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
B.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在自身的核糖体内合成 |
C.家禽和人类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似的受体 |
D.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②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动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④大肠杆菌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
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亲代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将遗传性状传递给子代 |
C.某个体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能全部被表达 |
D.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
用线段将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成就连结起来,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规律 |
B.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C.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同之处是
A.实验生物材料都属于分解者 |
B.设计思路都是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C.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
D.都可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结论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
C.水稻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