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蛋白质工程中,需要直接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 B.基因结构 | C.肽链结构 |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探究“转化因子”,A、B、C、D为四个培养有R型细菌的试管,艾弗里将从S型活细菌中提纯得到的DNA、蛋白质、多糖分别加入试管中,还有一组是用DNA酶分解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之后将产物加入试管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 )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
D.RNA是TMV的遗传物质 |
研究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
B.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全部集中在沉淀物中 |
C.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不会检测到放射性 |
D.本实验可以证明T2噬菌体DNA可侵入大肠杆菌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
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
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
噬菌体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大肠细菌后,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细菌体内含有32S和31P两种元素)
A.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只含有32P |
B.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只含有32P |
C.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含有32P和31P |
D.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含有32P和31P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 |
C.沃森和克里克从查哥夫那里得知DNA中嘌呤和嘧啶的含量A=T、C=G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