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4)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m2·d)],请分析回答:

图l中该种群数量在ad段的增长曲线呈    型,e点种群数量比d点       。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           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  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                 .
(4)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A
900
200
590
B
100
15
64
C
15
2
13
D
18
6
10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m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途经是生产者的      ,与m2来源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的生物摄入能量,则       表示营养级II的生物同化能量,其能量值可用      表示,C表示营养级II的生物利用能量用于          ,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整体上看,营养级II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值      (大于/小于/等于)f值。
(3)若该自然生态系统为一湖泊,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一森林,从群落水平分析此湖泊中发生了               
(4)从图乙中能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某农田只存在农作物→农业害虫—青蛙一条食物链,图甲表示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 示,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部分)。图乙表示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温度对该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A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同化能量的相对值,B曲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相对值)。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状态下,一定时间内流经该农田的总能量为________,     代表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均用图甲中字母表示)
(2)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3时,流经该农田的能量相对值为________,该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
(3)适宜条件下,温度为T4时,该农作物的a+c+d的相对值总量为_________。
(4)T3-T4时间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118872百万千焦,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是: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③还有少量能量被_________利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2分,共14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          (偏高、偏低或不变)。
(3)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5)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后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应包括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食虫鸟与食虫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的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酵母菌体内贮存的能量        (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4)在植物→鼠→鹰组成的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能量不应该包括(   )

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C.通过鹰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流入鹰体内

(5)调查食虫鸟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在调查食虫鸟的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若鼠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       kg。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         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             ,理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KJ。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    ,②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填“K”或“K/2”),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      
(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      ,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    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某大豆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①能量从植物传递到田鼠的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点)%。
②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部分田鼠能主动逃避陷阱,这样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对捕获的田鼠进行性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其性比例     (有利/不利)于种群增长。
③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级外,还有可能是    和未利用。
(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④对于田鼠种群,猛禽属于     性调节因素。
⑤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⑥猛禽除了捕鼠外也会捕食鼬,猛禽属于第    营养级,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     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         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l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图2为此恢复工程过程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同答下列问题:

(1)在恢复过程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为其恢复所必需的__________群落的重建。
(2)在此工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而不是种植农作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A、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2可看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用a、b、c代表此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已知在一定时间内,b> a+c,则代表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应为_______________,代表图2中B所获得的能量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所示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种群构成的食物关系网。请分析回答:

(1)图1表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J/(cm2·a)。在不同的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             
(2)一般情况下,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高于        ,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
(3)图2中,处于图1中B营养级的种群有                      ,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             。碳元素在甲~戊之间的主要传递形式是            
(4)如果大量诱捕图2中乙种群,则在短期内丙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5)在适宜条件下,如果图2中丁种群密度上升,原因是丁种群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DMS(二甲基硫醚)是一种对气候有明显影响的气体。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圆石藻、浮游动物、海洋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科学家正通过研究圆石藻残骸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探索海洋气候变化的线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3)海洋中存在含酶A量较多和较少的两类圆石藻。由图中信息推断,浮游动物偏好摄食哪类圆石藻?                               。当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4)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最终产生SO42-,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2)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3)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上图1中过程     的复杂程度有关。
(4)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上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 ___kJ。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      
(6)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                      _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生态城市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