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有机物同化量的比例关系。下列关于该食物网推断最不可能的是( )
生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丁 |
同化有机物所占比例 |
86 |
12 |
1.1 |
0.9 |
A.以上四个种群至少构成两条食物链
B.甲、乙两种群不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
C.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第二营养级利用
D.乙、丙以甲为食物,丁以乙、丙为食物
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8.6×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A.6.3×107kJ | B.8.6×107kJ |
C.4.3×107kJ | D.7.45×107kJ |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
D.a与c为竞争关系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某研究者想调查某菜地的一只菜青虫每天用于生长和发育的能量。他需测定的内容是
①虫子吃的叶片的干物质量
②每天虫子粪便的干物质量
③每天该虫子水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④每天该虫子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 |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 |
C.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
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与图示信息不相符的是()
A.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 |
B.图乙中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C.图甲中A代表分解者,能将产生的CO2传递给E |
D.图乙中a年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c年时低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
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 |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凋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
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下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 " 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人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 ·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 J·m-2 ·a-1 |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造成Ⅱ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的生活周期很短或初级消费者的个体很小 |
B.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
C.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