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动物组织,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
A.1:2 | B.1:1 | C.2:1 | D.3:1 |
下列有关卡尔文循环和柠檬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者消耗ATP,固定CO2;后者分解有机物,释放CO2,生成ATP |
B.两者是在细胞内不同场所进行的可逆反应 |
C.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后者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
D.卡尔文循环和柠檬酸循环都不需要氧气直接参与 |
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
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蓝藻能使水体呈现绿色,表明蓝藻是一种多细胞生物 |
B.蓝藻含光合作用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C.蓝藻是原核生物中唯一一种自养型生物 |
D.一池塘内所有蓝藻构成了一个种群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
C.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
D.以H2O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在玉米培养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的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但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阴离子( )
A.妨碍了ATP的形成 |
B.抑制了主动运输 |
C.与氯离子的载体相同 |
D.抑制了细胞呼吸 |
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 |
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 |
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 |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花药或昆虫精巢均可作为“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 |
B.提取绿叶中色素和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时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不同 |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常用澄清的石灰水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
D.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要确保被观察细胞保持生活状态 |
在光照条件下,将植物培养在18O标记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首先发现18O存在于( )
A.蛋白质中 | B.植物周围的空气中 |
C.葡萄糖中 | D.三碳化合物中 |
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
A.1:1 | B.1:2 |
C.3:1 | D.3:4 |
下列对杨树在光照条件下体内有关物质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内,ADP和Pi不断地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移动 |
B.单位时间内叶片从气孔释放的氧气量不可代表该叶片光合作用实际总量 |
C.根细胞产生的CO2进入土壤和土壤中的K+进入细胞液穿过的生物膜层数相同 |
D.形成层细胞内的丙酮酸和[H]不断进入线粒体,ATP可由线粒体移向核糖体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稻田需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的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
B.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
C.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厌氧呼吸产物分别是酒精和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 |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