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被誉为“东方神药”,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疟疾的药物,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等量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将培养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静置、除去上清液;
③分别加入等量含2μmol/L、4μmol/L、8μmol/L、16μmol/L的青蒿素的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④分别在培养至72h时吸取培养液,统计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
⑤重复上述实验步骤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小组进行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之间______________(填写两个实验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在人幼年时期能够发生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属于细胞正常生命历程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3)B过程的结果,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改变,但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4)在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填字母序号)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教材当中的结论性语句,请填写: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______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__________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而互换,导致______上基因重组。
(3)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叫__________。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______失控变成癌细胞。
(5)基因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Rb是一种抑癌基因,它在许多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中常常处于突变状态。Rb编码的pRb蛋白能与E2F结合形成复合物。细胞中的E2F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下图表示pRb蛋白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过程Ⅱ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RNA聚合酶在DNA上的结合部位称为_____。
(2)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图解中的蛋白激酶最可能处于_____(“激活”或“抑制”)状态。
(3)细胞中Rb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图中的过程_____。研究人员发现一例Rb患者,其Rb基因发生了一对碱基替换,使得精氨酸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已知精氨酸密码子有CGU、CGC、AGA、AGG,终止密码子有UAA、UAG、UGA,据此推测,该患者Rb基因转录模板链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_____。
(4)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_。癌细胞易发生转移的原因是_____。
(5)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机理是突变的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能与_____结合,而使其能够不断启动基因表达合成大量的DNA聚合酶,促进细胞分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1分,共7分)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__(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来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5)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              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控制的。
(2)若D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则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其中结构⑦所起的作用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一个A细胞到形成多个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分裂。
(5)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
面积是否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在细胞中的               合成,经过                   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          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             ,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           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          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         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             增多。

(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         ,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            浓度的稳定。
(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          。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________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I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科学家Takahashi和Yamanaka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导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命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是否存在?      。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细胞凋亡是图中                  等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             
(3)科研人员将四个关键基因导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应用了       技术,其原理是                
(4)另一项研究得知,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         (填序号)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 ③乳酸菌 ④变形虫 ⑤海带 ⑥蚯蚓 ⑦玉米 ⑧蘑菇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在人的幼年时期能够发生的是               ,对于人体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
(3)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                     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4)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5)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其根本原因是                  发生突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________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小鼠肺癌细胞悬浮液、物质X、癌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活细胞检测仪、细胞培养瓶等(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1)肺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和______
(2)实验思路:
①取五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培养瓶,编号A、B、C、D、E,每组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______,并______
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______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A组则加入______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
③以上各组均置于______
④检测与数据处理:分别在24h、48h、72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取______值,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100%)。
(3)实验结果见下图: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①______;②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处理
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
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
将适量同龄、健康成年小鼠分组培养
LPO含量
(μg/ml)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U)
肤羟脯氨酸含量(μg/ml)
对照组
清水+饲料
34.1
23.7
26.2
高剂量
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溶液+饲料
23.5
18.9
35.7
中剂量
30.4
25.6
37.8
低剂量
31.3
24.1
30.4

请回答:
(1)可用         试剂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溶液区分开;皮肤组织细胞分散后更有利于提取肤羟脯氨酸,为此最好加入          酶。
(2)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家兔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3)请在图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小鼠血液中LPO的含量。

(4)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会引起皮肤衰老,实验表明,       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          ;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            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丙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丁是丙图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c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c细胞的名称是          
(2)图乙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    (填序号)。从进化角度看,首先由于[   ]     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后,发现它对Na+的吸收率大大降低,而对Ca2+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则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3)图丙中物质X以      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4)图丁中1、3分别对应图丙中的[   ]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