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见下图。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右图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10分,每空2分)试回答有关物质鉴定实验的问题:
(1)当检测还原性糖时,下面哪一组实验材料的选择较为适宜( )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2)(多选)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蛋白质时,加入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的量相等
B.还原性糖、油脂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仅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需要加热处理
C.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滴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3)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这些糖类物质中,不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的是 。
(4)以花生子叶为材料进行脂肪的鉴定时,为观察得更清楚,需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并调好焦距,若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
(5)以花生子叶为材料进行脂肪的鉴定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①切子叶薄片; ②用 染色;
③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④ 滴上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 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 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当 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上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上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 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7分)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思路设计。
试管 |
第1次加入物 |
第2次加入物 |
第3次加入物 |
条件 |
颜色变化 |
1号 |
2 mL苹果汁 |
0.5 mL 0.05 g/mLCuSO4 |
0.5 mL 0.1 g/mL NaOH |
水浴加热 |
|
2号 |
2 mL苹果汁 |
A |
B |
水浴加热 |
|
3号 |
2 mL苹果汁 |
C |
|
水浴加热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8分)如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U形毛细玻璃管(带刻度)作为检压计。锥形瓶内放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烧杯,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加入适量蒸馏水,打开三通活塞(T),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T。开始计时,并放置到20℃恒温的环境中。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X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管X中液面是怎样移动的? 。
(2)解释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 。估计3.5—4小时内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为 。
(3)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人和小白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探究性实验,预测和分析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材料用具
大小、体重一样,生长正常的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二、方法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第一步: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 ;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 。
第二步: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第三步:给药1小时后,从两只小白鼠分别采取尿液,实验鼠尿液放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2号试管内。
第四步: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
1.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
2.结论:
。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1)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____________。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你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可用下列哪一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____________。
A.静置 B.加热 C.离心 D.过滤
某同学进行探究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请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标号为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相应实验液体。
1号:加2mL正常尿液;2号:加2mL葡萄糖溶液;3号:加____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2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
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温开水的大烧杯中2 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l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试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试管若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尿液不含葡萄糖;若 现象,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Ⅰ(1)通常用显微镜观察特定细胞结构时需要染色处理。其中,观察染色体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DNA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线粒体需用 进行染色。
(2)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
Ⅱ.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5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Ⅰ.(1)通常用显微镜观察特定细胞结构时需要染色处理。其中,观察染色体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DNA需用 进行染色;观察线粒体需用 进行染色。
(2)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
Ⅱ.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5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 [实验探究]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表格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除植物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
(2)作出假设:
(3)实验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材料:新鲜洋葱根尖,苏丹III染液、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载玻片,盖玻片,______________,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5)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一培养皿,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盐酸溶液,再将洋葱根尖浸泡于其中,5min手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经处理的洋葱根尖为材料,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再在装片的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手指轻压,使根组织细胞分散。
③揭去盖玻片,在洋葱根尖上滴加2—3滴_____________,染色3min。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移到____________,换高倍镜观察,并调节 _使物像清晰。
(6)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学家用蜻蜓、蟾蜍、盗虻和黄蜂做实验:
a.用线吊一只蜻蜓逗引蟾蜍吃掉蜻蜓。
b.用盗虻(身体上有黄蜂样的色斑)代替a中的蜻蜓作实验,盗虻也被吃掉。
c.用黄蜂代替a中的蜻蜓,黄蜂刺了蟾蜍一下而逃生。
d.再用黄蜂、盗虻逗引蟾蜍,蟾蜍都不吃,但用蜻蜓逗引,蜻蜓被吃掉。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d中,蟾蜍不吃黄蜂,是因为蟾蜍对黄蜂的_______形成了________反射。
(2)实验d中,蟾蜍不吃盗虻,是由于盗虻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
(3)黄蜂和盗虻的色斑是蟾蜍免遭刺伤的______,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如果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从来没有过黄蜂的分布,将盗虻引入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盗虻色斑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以上实验证明:具有________的生物更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