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SO2来源的三个主要途径是 (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火山爆发③生物的呼吸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稳态是不会被破坏的 |
B.城市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 |
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
D.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就越复杂 |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严重的问题,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年龄组成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
|
|
|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水体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今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经多方努力被及时处理而保证奥运比赛的正常进行。去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 |
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 |
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
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 B.间接使用价值 | C.潜在使用价值 | D.直接使用价值 |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获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
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 |
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
(12分) 近年来,一种原产于南美,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藤本植物——薇甘菊正在我国大肆扩散,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1)薇甘菊生长具有趋光性,很容易向上层生长、扩展,并象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致使成片的植物枯死。受侵害的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薇甘菊缠绕覆盖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学角度看,薇甘菊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薇甘菊与受其侵害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薇甘菊在土壤潮湿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特别迅速。但不耐阴和土壤贫瘠。由此可见,限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他们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薇甘菊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薇甘菊除了可以产生种子外,还可以通过每个枝条,另生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下图表示薇甘菊所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已知D为大气,那么在此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碳元素在A、B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进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流动过程中具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保护这些特有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 B.迁地保护 | C.建立自然保护区 | D.严格控制污染源 |
“食人鲳”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群居肉食,适应性极强,有人把它们做为观赏鱼来饲养。若饲养不慎,食人鲳进入缺少其天敌的我国自然水域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很快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其种群数量呈现持续“J”型增长 |
B.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繁殖力降低,种群密度减小,直至消亡 |
C.增加一个新物种,提高了我国水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D.改变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关系,使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