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是为了提供CO2。
请回答:
(1)黄瓜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
(2)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此时,叶绿体中的 碳分子含量下降, 碳分子含量上升。
(3)若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则光合速率 。若将光源远离反应杯,则光合速率 。
(4)该法同样可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只需对反应杯 。
Ⅱ.草履虫是水生单细胞原生动物,在适宜条件下增殖较快。现欲探究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方式,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培养瓶等。(要求:答题时对草履虫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注明坐标轴名称:
(3)预测实验结果:
地中海果蝇是一种危害多种蔬菜和水果的有害昆虫,其适应性极强,繁殖速度惊人,幼虫很小,钻进植物叶表皮及果实内,蚕食叶肉和果肉,使经济作物深受其害。它的成虫也不大,仅几毫米,飞行能力并不强,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
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当地农业带来灭顶之灾,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中海果蝇侵入一个新地区刚开始的种群增长曲线为上图的 曲线,呈现该曲线增长的原因是 ,另一曲线属于 型曲线,呈现该曲线增长的原因是 (2分 ) 。
(2)b曲线的A点称 ,此点会随环境的改变而 (改变或不变)。此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鱼类的捕捞,应在曲线 点进行捕捞最好,因为此点中(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率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3)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2分)
(4)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种群特征是 和 ;
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种群特征是 和 。
(5)地中海果蝇的幼虫与经济作物的种间关系属于 关系。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
甲拟谷盗 |
乙拟谷盗 |
湿热 |
100 |
0 |
干热 |
10 |
90 |
湿温 |
86 |
14 |
干温 |
13 |
87 |
湿冷 |
31 |
69 |
干冷 |
0 |
100 |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下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指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
A.寄生虫增多 | B.传染病易于流行 |
C.种内斗争加剧 | D.繁殖率升高 |
在林区放赤眼蜂,结果松毛虫被消灭了,原因是赤眼蜂的卵产在松毛虫的卵里,使松毛虫卵的空壳率达97%以上,赤眼蜂的生活方式及两者的关系实质是 ( )
A.捕食和种间互助 | B.互利共生和种间斗争 |
C.互利共生和种间互助 | D.寄生和种间斗争 |
(6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如下右图所示),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