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该地区25年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过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____________和流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相同,不同),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 _。
(3)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若干年后该种群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主要依据___________。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
线虫 |
蜱螨目 |
弹尾目 |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
个体 总数 |
类群 数 |
薇甘菊 入侵区 |
1890 |
226 |
123 |
48 |
2287 |
15 |
群落交 错区 |
1198 |
132 |
99 |
114 |
1543 |
15 |
本土植 物区 |
1084 |
120 |
143 |
49 |
1376 |
14 |
数量 总计 |
4172 |
478 |
365 |
211 |
5206 |
19 |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_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
(4)经研究发现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田野菟丝子不会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丝子对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
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是 。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造成的。
(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 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只。(计算公式是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分别是 、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也是第一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鼠为( )
A.a×8n-1 B.a×8n+1 C.a×8n D.a×8n-2
(11分)某弃耕地被人为引入了紫茎泽兰,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几个入侵区,研究人员在其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入侵区与原弃耕地相比,生物群落发生了 演替。2月至6月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个数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入侵区内还保留了 ,6月到12月植物物种个数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
(2)紫茎泽兰能分泌特定的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该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
(3)人们利用经济作物黑麦草来抑制紫茎泽兰生长,以恢复生物多样性,这种手段主要是依靠生态
系统的 能力,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种植黑麦草是为了 。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组别 |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CO2·m-2·s-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 相对含量 |
25℃有菌根 无菌根 |
8.8 6.5 |
62 62 |
50 120 |
39 33 |
15℃有菌根 无菌根 |
6.4 3.8 |
58 42 |
78 157 |
31 28 |
5℃有菌根 无菌根 |
4.0 1.4 |
44 17 |
80 242 |
26 2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玉米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__________。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__________。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下图: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____。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________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________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_型曲线。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的特性。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
(3)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自然界一定空间中的种群数量能维持在图中f点对应的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
(4)若图中曲线I、II表示某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是: 。
(12分)紫茎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下表表示紫茎泽兰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及每个样区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物种类别数统计结果(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对群落交错区的小毛茛(一种本地优势植物)与紫茎泽兰的数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的数量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右下图。
(1)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宜采用_________法。从表中数据可知,紫茎泽兰对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影响________。(显著或不显著)
(2)紫茎泽兰能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并招来其他植物的天敌,这反映了种群间通过信息传递调节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竞争处于相互抑制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最终占据优势的植物是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了随着时间推移,生物群落的_______演替(初生或次生)。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环境容纳量是指 .
(2)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形成曲线Ⅱ后,该种群数量 (填“增加”或“减少”),若建立保护区可以 (填“增加”或“减少”)该种群数量。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填“就地”或“易地”)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物种形成。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若该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60%和20%,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某研究所对两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 。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 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 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 和食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