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和颤藻是江苏某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藻类,其中一种在4月中旬至7月初是优势种,另一种在8月至10月初是优势种。为揭示湖泊中两种藻类的演替规律, 科研人员研究了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的K值较小,原因是 ;曲线③表明,在0~10天内,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8月至10月初的优势种分别是 、 。
(3)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两种藻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①计数前,可以用注射器反复抽取部分培养液冲击剩下的培养液,这是为了 。
②某温度下单独培养微囊藻10天,科研人员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右图,则该培养温度是 。
(4)研究表明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除了争夺资源和空间外,微囊藻还能分泌微囊藻毒素抑制颤藻的生长繁殖。请写出验证此结论的实验设计思路: 。
下图表示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部分营养结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调查该池塘中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
(2)图中乌鱼和花鲢的种间关系是 ,大量捕捞花鲢后,短期内白鲢总质量的变化趋势是 (上升或下降)。
(3)若图中绿藻固定的总能量为7.2×108KJ,水蚤和白鲢的同化的总能量是1.4×107KJ,则人最多获得能量 KJ。
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l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
b. 。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人,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 。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若某一外来物种入侵该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锐减, 稳定性降低。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和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4)某一简单的生态系统只有一条具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取食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情况,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分析此图中净生产量k,该部分能量也就是用于 。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 ①~ 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 中 (数字)=2×107,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 中_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化学信息,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下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乙表示该食物网中昆虫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曲线。
(1)图甲中,狐处在 营养级;若草固定的能量为8×109 kJ,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0×108 kJ,兔子同化的能量为2.0×108 kJ,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狐同化的能量为 kJ。
(2)由图乙可知,昆虫种群在前5年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20~30年中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
(3)该生态系统中的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狐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生态系统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的复杂程度,其基础是 。
在面对全球变暖问题上,“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变暖后,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可能入侵副高纬度地区。如果发生此种情况,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终是 型。这一变化可能的威胁是 。
(2)南极的生物群落在全球变暖后,发生的演替称为 。
(3)两极被认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南极洲一个简化的食物网。小齿鲸处于第 营养级。全球变暖会导致磷虾的数量急剧下降,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是 。
“水稻一黑线姬鼠一黄鼬”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食物链。请回答:
(1)水稻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在正常情况下,水稻、黑线姬鼠和黄鼬的数量可通过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保持相对稳定。
(2)鼠害大爆发时,黑线姬鼠数量迅速增长,当达到或超过 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停止增长或作上下波动。
(3)用药物灭鼠是快速控制鼠类的有效措施,但灭鼠药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其他生物直接取食灭鼠药的危害,也包括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积累和富集即 作用所造成的危害。
(4)若该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多年后各种灌木生长起来,该农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与原农田相比,演替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只/m2。
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样方面积(m2) |
1 |
1 |
1 |
1 |
1 |
1 |
田螺数量(只) |
15 |
18 |
15 |
19 |
15 |
14 |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
图甲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的有关结构(其中⑧为液泡);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葡萄糖浓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无 ;与乳酸菌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酵母菌有 。
(2)图甲中含核酸的结构有 。(填序号)
(3)从图甲结构②上提取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当葡萄糖溶液浓度为 时,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该曲线表明,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的数量理论上是 个/mL。
(5)研究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关,实验中各种凋亡诱导因子诱发真核细胞凋亡后,催化[H]氧化为H2O的一种酶─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正常情况下,细胞色素C存在于 (写出结构的具体位置)。这表明,线粒体是通过释放 参与细胞凋亡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几种常见植物连续5年的调查(单位:株/m2 ),如果其中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_______型增长,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它与其余几种物种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共9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若树木A与树木B相邻、且是同一物种,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引起的,若树木A与树木C、D、E、F是不同种类,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 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 。
年份植物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A |
10.0 |
9.2 |
8.0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0.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0 |
(3)调查小组对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做了统计,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其采集的方法是________ 。
(4)研究发现,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有复杂的关系,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 _调节。
(5)蜜蜂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_____信息。上述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________ 。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叶肉细胞内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光强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减少。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表中四种植物中___________的种群密度最可能增加。
(3)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光强为1255μmol·m-2·s-1_____1455μmol·m-2·s-1时,苦槠的气孔开放程度减小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相同光照条件下,石栎植株增重(干重)显著大于马尾松,但石栎结籽实量(干重)并不高于马尾松,可能的原因是:石栎植株______________(注:石栎的果实是非绿色器官)。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
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别 、 、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