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图10-5是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3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A是自养生物。请分析回答:

图10-5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A、B、C3种生物的营养结构可能是___________。
(2)A和B的关系是_______,B和C的关系是________,种群_______可能是草食类动物。
(3)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从而使其_______能力受到影响,其调节途径是___________。
(4)如果B代表的一类善于奔跑的黄羊、瞪羚等动物,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别下面所叙述的几种事实:
①一个乳酸菌;
②培养皿中的乳酸茵菌落;
③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真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
④培养皿中的所有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各属于生命系统的哪项结构层次                      
(2)并将它们从微观到宏观用箭头连起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4-10是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黑腹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的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

图4-10
(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作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的纵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进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3)试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草原的合理放牧分别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豚草是原产比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重要的过敏原。图甲示海淀北部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米2)

       年份
种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藻
3.2
2.8
1.7
1.3
0.6

 (1)本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在理想条件
下,t年后种群的数量可以表示为:               
(3)豚草与表中木地植物相互争夺,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生存优势。
(4)豚草的花粉可引起很多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问题。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2)如果将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 阴影部分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种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曲线图中ab段表示甲动物                       ,这类动物的繁殖率         ,对后代的保护能力                     ,后代的成活率                   。请列举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                         
(2)cd段表示乙动物                                                  
(3)丙曲线表示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该做好
                  保护工作。请列举两个典型例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调查某草原田鼠的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志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计算公式是N∶[a]=[b]∶[c]注:[a]为第一次捕获数,[b]为第二并标志的个数次捕获数,[c]为第二次捕获数中被标志个数)。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出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             只。    (     )
A.a×8n-1                            B.a×8n+1                         C.a×8n                   D.a×8n-2
(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曲线                        

来源:种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捕获数()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1 2="10" 000 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补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                      (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海淀北部地区一路旁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其它植物呈            关系,它们相互争夺         。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       过程而实现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小时。
(4)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次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获数(Y)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获积累数(X)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                     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右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__。
⑵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____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
⑶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____,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
⑷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⑴研究人员将Sl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中A、B所示。
①Sl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l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右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⑵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⑴下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

⑵t2时期后,种群数量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和____。
⑶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型。
⑷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
⑸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                 。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