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 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
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 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 |
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仓库条件 |
高温高湿 |
高温干燥 |
中温高湿 |
中温干燥 |
低温高湿 |
低温干燥 |
赤拟谷盗 |
100 |
10 |
86 |
13 |
3 |
0 |
杂拟谷盗 |
0 |
90 |
14 |
87 |
97 |
100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种间互抗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 |
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
B.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
C.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发生定向改变 |
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为56% |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现“J”型 |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 |
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环境,总体而言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生物防治) ②利用黑光灯诱杀
③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④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植物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 |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右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 |
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
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 |
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 表示幼年个体, 表示成年个体, 表示老年个体 )
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
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 )
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 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 |
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 D.某地田鼠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