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07年栖息在洞庭湖区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利用样方法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 |
B.农民捕杀东方田鼠,目的是降低其物种丰富度 |
C.为控制鼠患,可以从异地向湖区大量引进猫头鹰、蛇、黄鼠狼等鼠的天敌 |
D.在食物链中,东方田鼠处于第二营养级 |
右图可用于表示相互之间有联系的a、b、c三项间的数量(相对值)变化。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那么a表示初级 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b表示次级卵母 细胞中染色体数。c表示卵纲胞中染色体数 |
B.如果该图表示食物链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那 么a表示第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b表示第二 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c表示第三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C.如果该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有关数目,那么 a表示脱氧核苷酸数、b表示核糖核苷酸数、c表示氨基酸数 |
D.如果该图表示某种群数量的“J”型变化,那么a表示第三 |
时间段种群数量、b表示第二时间段种群数量、c表示第一时间段种群数最
右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
(多选)通常情况下,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变化趋势与图中曲线相符合的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血球计数板的规格如下图所示,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是
A. | |
B. |
C. |
D.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
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先呈“S”形增长,后呈“J”形增长 |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 |
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稳定 |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 B.人工密植的杉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 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
下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环境特性与所取食植物的关系图,图中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少 |
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 |
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昆虫G食物种类多,有食物的季节也较长 |
D.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昆虫有两种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
C.群落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火山喷发和火灾后的演替都属于初生演替 |
关于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1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
B.图2氧气浓度为b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
C.图3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D.图4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